美東時間周一(8月14日)下午3時,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授權調查中國涉嫌竊取美國知識產權的貿易操作,稱此為“一個大動作”。這或標志著中美貿易戰爭的第一槍打響。
特朗普在備忘錄中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 Robert Lighthizer)決定,是否對中國迫使在華經營的美國企業轉移其知識產權的貿易操作展開調查。
“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你被授權考慮你職權范圍內所有可能的選項,”特朗普在簽署備忘錄前表示,“這只是個開始,”他補充說。
據媒體周末報道,根據白宮的日程安排,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于周一當地時間15時(北京時間周二凌晨3時)簽署應對“中國知識產權、創新和科技相關法律、政策、做法和行動”的備忘錄。
外媒消息指出,上周六有政府官員稱,這份備忘錄將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考慮對中國的知識產權政策,特別是對其迫使在華經營美國公司向其轉讓技術的做法展開調查。
其還表示,一旦美方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決定對中國發起“301條款”(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的俗稱)調查,將首先與中方進行磋商,調查程序可能長達一年。
“301條款”調查一旦展開,美國貿易代表將首先尋求與外國政府協商,以貿易補償或消除貿易壁壘的形式進行協商。若協商無果,美國可以采取貿易救濟措施,比如征收額外的關稅、費用和對進口的限制。
特朗普政府自1日開始就表示要對中國采取上述貿易行動,但數度延遲。這項“301條款”調查將以中國企業涉嫌侵犯美國知識產權和迫使美國企業技術轉讓的理由展開。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301條款”是美國針對中國開展貿易戰的有力武器。在其2016年的報告中,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認為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產業政策、政府采購、投資限制、服務業、農業、透明度和法律體制等八個方面存在阻礙美國出口與投資的壁壘。
據早些時候的報道稱,中國無疑對于這一事件感到不悅,《中國日報》在周一的一篇社論指出,特朗普命令其高級貿易顧問對中國貿易行為進行調查可能有損兩國關系。中國日報在社論中表示,特朗普政府不要做出讓自己后悔的倉促決定,這一點至關重要。
“考慮到特朗普以做交易的方式來處理外交事務,他不可能不帶著越來越大的失望情緒來考慮這件事情,他認為中國未能讓朝鮮就范,”報道稱。“但把貿易政治化,不但不能促進美國利益,而且只會加劇該國的經濟問題,并有損中美關系。”
報道還稱,特朗普把勸阻朝鮮行動的重擔推給中國,這是不公平的。
中國還表示,貿易打壓也是特朗普政府為了分散國內問題注意力的做法。“專家表示,抨擊中國不能解決美國經濟問題,”新華社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