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中國運動影視的制作和工業水平來看,指望作品本身打動人還不太現實,更依賴的還是偶像與明星的帶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懶熊體育”(ID:lanxiongsports),作者:佟林霖;36氪經授權發布。
出道4周年的TFBOYS與體育聯系在一起登上熱搜,在這個月已經是第二次。
原定于今晚(8月13日)在南京奧體中心進行的中超第22輪江蘇蘇寧主場與天津權健的比賽,足協聲稱由于考慮到安保問題將推延至9月28日舉行。而安保壓力的來源正是原本將同時在南京奧體中心另外一個體育館內舉辦的偶像團隊TFBOYS的4周年演唱會。
這個消息8日宣布之后,在網絡尤其是微博上引發了球迷和TFBOYS的粉絲的激烈爭吵。
TFBOYS在中國擁有極其龐大的粉絲群體,它的三個成員,王俊凱、王源和易烊千璽在微博上各自均擁有接近2700萬的關注者。
也是在不久之前,這群粉絲把由TFBOYS主演的青春校園劇《我們的少年時代》同樣頂上了熱搜,而這部以“青春”和“運動”為主題的電視劇選擇的運動項目是在中國仍屬小眾的棒球。
在中國電視劇市場,校園愛情為主題的校園題材劇一直占據主流。直到這兩年,結合了青春偶像和運動精神的作品才開始在暑期檔更多出現。
不過TFBOYS的能量確實遠超想象。《我們的少年時代》于2017年7月9日登陸湖南衛視和5家視頻網站播出,到7月31日大結局,CSM52城市網平均收視率是1.179,收視份額占4.03%,而CSM全國網平均收視率為2.13,份額為8.14%。這兩個數據在同時段的劇集或節目中是相當高的。
在微博上#我們的少年時代#微博話題榜閱讀量至8月13日,討論量達4187.4萬次,一度也霸占著微博話題榜總榜和電視劇榜的首位。
雖然國內20年前也曾出現過棒球題材的少兒電視劇《棒球少年》,近年來也有棒球題材的韓劇、日劇和臺劇在國內播放,但在《我們的少年時代》之前,國產電視劇很少將普及度不高的棒球作為主要題材,湖南衛視此前從日本引進的《求婚大作戰》也僅僅是遵照原著在棒球題材上打了個“擦邊球”。如此來說的話,《我們的少年時代》已經算是中國棒球題材在影視劇上最有影響力的一個作品。
早在7月5日,中國棒球協會為TFBOYS頒發了中國棒球推廣杰出貢獻獎,并認為“該劇摒棄了以往校園偶像劇中的狗血情節,加入了熱血的棒球元素,把聚焦點更多的放在了少年們為了夢想一起努力拼搏奮斗的精神上。”
不過從觀眾的角度看,有部分網友也說,這部作品的棒球主題“并不是我們的青春”,“對棒球這項運動太不熟悉了,我們的青春校園玩的不是棒球”,“要是換成乒乓球運動可能代入感會更強”。
豆瓣上關于《我們的少年時代》評分是5.1,從中可以看出兩極分化的評論。既有認為電視劇“脫離了現實,仿佛在看一個完全被架空的世界觀,你們見過哪個高中學生天天打棒球”,也有很多TFBOYS粉絲五星好評“我只能說非常好看,不看絕對后悔”,“我們需要這種校園劇,不談戀愛很健康,這是最好的TFBOYS”。
但無論好評差評,其中也有真正的棒球愛好者表示,盼望這個劇會有更多人看,期待會有更多的棒球隊和棒球產業能拔地而起。
制片方為了讓觀眾對棒球這項運動有更多的了解,劇中加進了非常多的規則講解,三位主角在賽場上的不同位置也有助于觀眾對棒球運動員的主要分類與職責的理解。豆瓣上的一位網友認為“這部劇還科普了棒球知識,本來覺得棒球規則很難懂,看了一點反而看懂了。”
據說這部劇在最初也曾考慮過選用籃球、乒乓球等運動項目,該劇的制片人柳紅霞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但像籃球如果想要拍得很好看,從身高、體形、彈跳上對演員的身體素質都要求很高,他們很難達到專業水平。”反觀棒球,之前日劇這種題材拍得不少,無論從團隊精神的傳達,還是從拍攝畫面的視覺感來看,都能在電視劇中呈現俱佳的效果,“包括從第一集開始,我們開頭只要有棒球的時候,就會出現幾秒鐘的棒球解說。我們也希望通過這部劇讓更多人可以了解棒球”。
《我們的少年時代》確實對棒球的普及和推廣起到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參考百度指數的變化。
“棒球”詞條的搜索指數在過去五年中平均不到1500,而在《我們的少年時代》開播的7月以來達到了百度指數有史以來的最高4500,平均每天約3000的搜索指數。整體同比上升了91%,移動端同比上升了158%(8月13日數據)。30天內,微博上“棒球”的相關內容被提及平均值為6萬次,在播出27-28集的7月24日當天更是達到了18萬次的提及量(8月13日數據)。
而從周邊看,淘寶和天貓商城上湖南衛視官方授權的《我們的少年時代》同名小說在發售不到一個月內賣出了超過10000本,京東商城上也有超過5400種類的“我們的少年時代”周邊商品。
不過好幾位棒球培訓機構的創始人表示,該劇開播后在棒球培訓機構的招生方面“并沒有感覺到報名人數特別變多”。
“但是電視劇會加深原有棒球娃的深愛,電視劇在其中的作用是讓更多的人們知道和了解棒球。”同恩棒球創始人許周堆對懶熊體育說。
借著《我們的少年時代》熱播,湖南衛視打算在8月底的暑期檔推出另一部借助明星效應來帶動小眾運動普及的電視劇《進擊吧,閃電》,這部由蔣勁夫等主演的偶像劇將圍繞擊劍題材展開。
而《我們的少年時代》制作方之一芒果娛樂也告訴懶熊體育,他們后續還有籃球與足球題材的劇目會陸續上線。
明星效應和影視效應能多大程度上推動一項運動的普及,日本方面有更多的先例。
2004年1月,向來是富士臺當季日劇收視風向標的“月九”時段播出了冰球類愛情電視劇《冰上戀人(Pride)》。這部由日本當紅巨星木村拓哉主演的電視劇,平均收視率達到了24.9%,最高收視率達到近30%,超過了同樣是“月九劇”并為廣大中國觀眾所熟知的《東京愛情故事》(平均收視22.9%)和有棒球運動元素的《求婚大作戰》(平均收視17.3%),成為運動題材日劇的經典之一。
▲ 木村拓哉的《冰上戀人》風靡一時
這部電視劇讓此前在日本幾乎沒有人氣的冰球運動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電視劇播出以后,冰球賽事門票以成倍數量售出,許多家長更是將冰球的學習列入孩子的教育清單,送自己孩子去冰球學校學習成為一種潮流。日本冰球聯盟JIHF為此授予《冰上戀人》劇組錦旗,并把當年的“日俄冰球友誼賽”命名為“Pride Cup”。
影視和動漫方面,與《足球小將》、《灌籃高手》并列為日本運動漫畫之顛峰的棒球漫畫《棒球英豪》原作單行本僅26卷,但發售總銷量超過了一億冊;1985年在富士電視臺開播的《棒球英豪》動畫也創下了最高31%、平均20%以上的收視率,時至今日仍有重播。從1985年《棒球英豪》開始播放的兩年間,主角“上杉達也”的名字是日本取名最多的新生兒名字。
▲ 《棒球英豪》女主角“淺倉南”
2015年8月,作為日本棒球甲子園比賽官方主辦方之一的朝日新聞社將《棒球英豪》女主角“淺倉南”代替了日本登上了《周刊朝日——全日本高中棒球100年紀念號》的封面。日本網友紛紛在社交網絡發表“這才是日本棒球的代表”、“看見小南就想到甲子園上的青春”的評論,足以證明《棒球英豪》在日本棒球界不可撼動的影響力及地位。
據《日刊Sports》報道,在今年8月8日開賽的日本第99屆全國高等學校棒球選手權大賽中,靜岡縣代表的藤枝明誠(Fujieda Meisei)選手的棒球服上印有與自己名字同樣讀音的《棒球英豪》中明青學園棒球部“MEISEI”字樣而登上熱搜。
在沒有棒球環境的中國,許多人首次認識棒球也是靠的《棒球英豪》。
“目前來說電視劇對棒球推廣還沒有太大的影響,”牛棚青少年棒球培訓的創始人賈昱冰對懶熊體育說,日本的國情與中國不同,棒球文化根深蒂固,而中國缺乏這種環境,因此明星效應和粉絲經濟帶來的效果還需要繼續觀察。“我們要多關注在棒球本身的問題上,或許踏踏實實做事,培養出一位真正的棒球明星才是捷徑。”
在這段時間里也并未看到有棒球機構的借勢營銷。
一個好消息是《我們的少年時代》很可能會拍第二部,盡管TFBOYS還未確認繼續出演,但這起碼不讓棒球熱曇花一現。從當前中國運動影視的制作和工業水平來看,指望作品本身打動人還不太現實,更依賴的還是偶像與明星的帶動。
抱怨體育給娛樂讓路并不能解決什么問題,借著娛樂帶動體育更好地普及和推廣可能才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