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中國4300多萬家中小企業中,有近一半未進行信息化改造。在細活科技聯合創始人陳俞辰看來,除了企業內部的信息化改造,企業間或是行業間的連接協作將是企業服務的新入口。
陳俞辰舉了個簡單的例子,有個人想要開一家餐廳,從開店到正式運營的過程涉及到了采購建材、運輸、裝修、采購設備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一家或多家供應商。傳統的解決方案中,開店者不僅需要和多個供應商去配合,還要協調供應商間的工作進程。比如如果一方進程延期,那么需要商家再去通知其他各方全部依次順延。純靠人工完成整個流程方案是非常費時費力的。
細活科技想做的是開發一套工具系統,可以將某行業和其周邊行業的信息匯總到一起,并同步在系統中。那么不僅商家可以實時了解各方的工作進程,各方也可以實時查看其他協作方的工作進程,并對自己的工作內容作出相應調整。整體節省了商家人力,并提升了全流程的工作效率。
不過想要在跨行業中產生連接和協作,首先需要從單個垂直行業切入。陳俞辰告訴36氪,他們會選擇相對高頻的行業切入,因為其周邊的衍生服務也相對豐富。因此細活科技選擇的第一個行業是餐飲行業。陳俞辰表示,其餐飲系統在推出預售權限三周左右,已在福州地區獲得約500家餐飲用戶。
較快的市場拓展速度,除了得益于市場運營團隊和代理商的推廣,還和系統服務自身的優勢有關。陳俞辰告訴36氪,細活的餐飲系統和市面上眾多的同類產品相比,有兩個核心的優勢。一是在功能齊全的基礎上費用較低。二是不同于眾多的側重前端服務(會員、營銷等)的餐飲系統,細活的餐飲系統側重交易后的執行端服務,比如配菜、劃菜、打包等功能,以替代部分人工。陳俞辰表示,之所以選擇后端執行服務,除了因為這個市場相對空白,也是因為不同于餐飲企業前端服務的多樣化,后端流程相對標準化,涉及到的周邊配套服務行業也比較一致。
不過正如前面所講的,想要實現行業間的連接和協作,需要至少進入兩個垂直行業。陳俞辰表示,他們下一個打算進入生鮮行業。生鮮行業不僅高頻,也和餐飲行業有強關聯。
盈利模式方面,細活科技現階段主要有四個贏利點。首先是多個行業的垂直系統的服務費,第二是實現跨行業數據信息連接后,供需雙方一旦產生交易,可以收取一定的交易傭金。第三是某些垂直行業的硬件周邊服務費。四是為一些大型企業用戶提供定制型服務。
細活科技現在正在尋求200萬元融資,愿出讓10%的股份,金額主要用于研發、服務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