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新區海綿城市建設PPP試點項目簽約暨開工儀式在光明水質凈化廠二期用地上舉行。據悉,項目總投資約15 .8億元,由光明新區管委會和中標社會資本組建項目公司負責建設運營。該項目是深圳首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P P P項目,因而格外引人關注。
新城公園植被淺溝
光明通記者 何雙美 攝
●該項目總投資約15.8億元,是深圳首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PPP項目
●項目建成后,將大幅提高新區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
●將解決華星光電G11項目每天3.8萬立方米工業廢水達標排放問題
近日,光明新區海綿城市建設PPP試點項目簽約暨開工儀式在光明水質凈化廠二期用地上舉行。據悉,項目總投資約15 .8億元,由光明新區管委會和中標社會資本組建項目公司負責建設運營。該項目是深圳首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P P P項目,因而格外引人關注。
此項目是茅洲河中上游水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新區建設國家海綿城市試點的重要手段。光明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鄺兵在開工儀式上說,項目建成后,將大幅提高新區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解決華星光電G 11項目每天3 .8萬立方米工業廢水達標排放問題,鞏固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成效,使新區在海綿城市的建設道路上向前邁出新的步伐。
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新區海綿城市建設,這成為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大亮點。今年5月18日,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通報2016年度海綿城市試點績效評價情況,深圳市在第二批試點城市中名列第一。
頂層設計 新城開發全面融入海綿城市建設標準
“新區沒成立前,光明屬于偏遠落后地區,各種配套跟不上,沒有地下管網,下雨必澇成為常見現象。”曾在光明農場工作的市民陳先生說。在快速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新區河流不斷遭遇污染,用水資源出現緊缺。
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傳統城市發展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新區在成立之初就確定綠色新城的發展之路,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尋求城市發展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2011年10月光明新區被住建部確定為全國首個低沖擊開發(同低影響開發)雨水綜合利用示范區。2016年4月,以光明鳳凰城為試點區域,深圳市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以此為契機,光明新區成立海綿城市建設實施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海綿辦),新區管委會主任擔任組長,辦公室設在新區環保水務局,作為試點建設工作期間的常設機構,負責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統籌工作,并印發《光明新區海綿城市建設實施工作方案》,積極開展海綿城市規劃建設,最終讓城市實現自然的“呼吸”。
海綿城市是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可謂整體改觀,需要進行頂層設計,在制度層面進行保障落實。
為此,光明新區在《深圳市海綿城市規劃要點和審查細則》的基礎上,結合新區實際,編制《深圳市光明新區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辦法(試行)》。此辦法緊扣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的要求,規定新區范圍內的新、改、擴建設項目從規劃到施工到運維的相關要求和管理流程,在立項和選址、建設用地規劃許可、方案設計等環節對新區建設項目提出海綿城市規劃建設全過程管控要求,特別是要求在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個階段進行海綿城市專項技術審查,并將審查意見作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前置條件,使新區各職能部門在各自職權內加強對海綿城市的管理。
此外,光明新區還編制完成《光明新區海綿城市方案設計專篇編制指南和審查要點》、《光明新區海綿城市工程設計分項編制指南和審查要點》等技術指引,明確建筑小區、城市更新、道路與廣場、公園綠地、城市水務類項目方案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階段項目的專項技術報審要求、審查要點、操作流程等。
“自今年5月份啟動海綿城市技術審查工作至今,新區已完成42個項目海綿城市技術審查工作”,新區海綿辦負責人介紹。
考核成績突出 第二批試點城市深圳名列第一
今年4月15日,國家三部委4名專家赴光明新區開展實地核查,聽取光明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的情況匯報和審查補充佐證材料,并到光明集團保障房、公園路、萬丈坡拆遷安置房(一期)、新城公園、群眾體育中心、三十八號路、鵝頸水治理工程等7個項目現場進行核實。
一個月后的5月18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發送給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通報2016年度海綿城市試點績效評價情況的函》,深圳市在第二批試點城市中名列第一。
能夠獲得這樣的榮譽,光明是如何做到的?作為試點城市,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績效考核主要分為材料審查和現場復查兩個階段。為了迎接考核,光明配合全市提早啟動準備工作,嚴格按照《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2016年度績效評價評分細則》編制相關材料。
試點區域海綿城市詳細規劃正式啟動編制以來進行多次優化調整,按照排水分區為單位,分析問題、分解指標、提出措施,按“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要求落實項目并形成排水分區問題、目標、項目一張圖,有效地推進項目實施和問題的解決。
據悉,國家本次考核的重點之一為樣板工程建設情況,也是分值最高的一項,為此,新區共報送8項工程作為樣板,項目類型多樣,包括建筑小區2項、市政道路2項、公園綠地1項、水系整治和修復1項。除鵝頸水綜合整治工程外,其余7項均為低影響開發示范工程,有4項在試點申報(2016年4月)之前已完工,同時還依托國家水專項開展了效果監測。截至考核時,公園路內澇點已得到整治,鵝頸水黑臭水體的治理策略符合“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提質”技術路線,示范段初現成效。
相比于第二批其它試點城市,光明樣板工程完工率較高,成效較顯著,且有監測數據作為支撐,擁有其他城市在一年內難以超越的優勢。
不過,能拿到第一名,也與光明一項重要創新密不可分。據悉根據國家、省、市對水環境治理的緊迫要求,從光明新區茅洲河中上游水環境綜合整治的實際情況及緊迫任務出發,為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提高茅洲河流域的綜合治理效果,探索新型建設運營模式,深圳以流域為尺度,對光明新區水質凈化廠及其服務范圍內的污水管網進行整體打包,以PPP模式實施。“廠網一體化”的P P P項目符合財政部要求,具備可經營、可按效付費的特征。
“至考核節點為止,PPP實施方案獲得政府批復,項目采購完成資格預審,競爭性磋商公告正式發布,項目即將進入執行階段。相比第二批其它試點城市,深圳PPP項目進度較快,也是分數居前的重要原因。”海綿辦負責人介紹。
成效顯著 光明成為綠色城市的發展典范
公園路是光明新區一條形象市政道路,路兩側綠樹成蔭,在其北段1.4km的道路采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進行設計,道路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隔離帶采用生物滯留設施,人行道采用透水鋪裝。建成后,實現年徑流污染物(以SS計)削減50%以上,年徑流總量削減75%以上,有效恢復城市良性水文循環。
新區的群眾體育中心,按照海綿城市的設計要求建設完成后,雨水回用量約6 .0萬立方米/年,用于綠化澆灌、道路沖洗,年節約水費約20萬元,綠色屋頂能降低室內溫度約3℃左右,減少夏季空調使用,節省能耗。
以點帶面,光明新區在試點區域內的每個項目都考慮到海綿城市建設需求,通過不斷的項目試點,推動海綿城市落地。
今年初,光明新區已制定出全年的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庫,項目占地面積達到3 .4 7平方公里,合計項目58項,包括46項新增2 .5平方公里建設項目以及12項既有設施海綿專項改造項目,項目海綿設施投資約15 .4億元。計劃至2017底,完工項達56項,新增海綿建設面積預計可達2.47平方公里。
“目前,新區按照海綿城市試點要求建設的政府投資項目,涵蓋建筑與小區、市政道路、公園綠地、城市水系、水污染治理等項目類型。”海綿辦工程師湯偉真介紹,其中建設小區示范項目,創新采用建設綠色屋頂、雨水花園、透水鋪裝、生態停車場等工程措施。市政道路示范項目,主要采用下凹綠地、透水道路等工程措施。公園綠地示范項目,采用植草溝、滯留塘、地下模塊蓄水池等工程措施。城市水系和水污染治理示范項目,采用“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系統治理”的技術路線。
“為確保建設項目海綿設施建設效果滿足設計和考核要求,光明新區在加強項目前期管控的基礎上,嚴格把控海綿設施建設施工效果。”湯偉真介紹,新區通過制定現場巡查和施工指導計劃,將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監督、檢查、指導納入日常工作,安排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和檢查施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及時整改,確保打造高水平、高質量的海綿項目。
如今,光明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的成果,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住建部頒布實施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將光明新區規劃建設、管理機制研究等成果收錄其中。
海綿城市試點 有了數據大腦進行監管
“十三五”期間住建部將啟動全國智慧海綿平臺的建設,初步擬要求兩批30個海綿城市試點城市的監測平臺接入。同時,針對專家提出開展智慧海綿城市監測監管平臺建設的意見,擬以納入智慧城市和政務云為結合點,加快開展智慧海綿城市監測監管平臺建設。
今年5月19日,新區環水局邀請騰訊、中國電信等國內高水平智慧服務供應商,研究新區智慧海綿、環保管家等智慧平臺建設問題。目前,新區智慧海綿監測管控平臺的頂層設計已經通過專家評審會,正在開展智慧海綿項目建議書的編制,擬采用E P C O模式尋求高水平、高質量的技術團隊開展智慧海綿監測平臺建設。
根據目前安排,預計在2017年年底方能完成智慧海綿監測管控平臺軟硬件設備的安裝調試。“考慮到今年雨季已經來臨,如不盡快開展監測工作,會影響數據采集和績效評估工作開展。因此目前正先行開展監測工作,確保將今年雨季的大部分數據進行收集,以便應對第二年度考核。”海綿辦的湯偉真介紹。
光明鳳凰城作為深圳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域,目前正在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在以往成績的基礎上,光明新區還在考慮通過創新,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光明“2 .0模式”,為深圳及全國海綿城市建設提供鮮活案例。其中便包含打造一個新技術、新材料的展示實驗基地。該基地將集中示范展示海綿城市技術與產品,形成示范、宣傳、教育和展示的一體化平臺,也是探索適用效果、總結試點經驗的重要載體。
目前,已選定木墩公園打造新區海綿城市展示基地,正在開展木墩公園海綿城市展示基地概念規劃編制工作。下階段將進一步加快該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在試點期間完成海綿基地建設,打造新區海綿城市的新名片。
相關新聞
新區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開班
近日,由光明新區海綿辦組織的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在光明新區第三辦公區舉辦。本次培訓是面向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業主、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內容主要是圍繞海綿城市要求、常見問題、深圳市海綿系統安排、規劃管控環節、典型案例、海綿城市設計及施工關鍵技術問題等幾個方面進行。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住建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委員任心欣,從認識、常見問題、頂層設計、規劃管控與實施推進四個方面全面介紹了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推進安排和管控要求。結合新加坡和德國案例分析以及十大常見問題,任心欣詳細介紹海綿城市建設內容和技術措施,加深參會人員對海綿城市的進一步認識,最后結合深圳市自身的情況介紹了深圳市的海綿城市建設的規劃管控制度和審查要點。
●該項目總投資約15.8億元,是深圳首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PPP項目
試點區域海綿城市詳細規劃正式啟動編制以來進行多次優化調整,按照排水分區為單位,分析問題、分解指標、提出措施,按“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要求落實項目并形成排水分區問題、目標、項目一張圖,有效地推進項目實施和問題的解決。
據悉,國家本次考核的重點之一為樣板工程建設情況,也是分值最高的一項,為此,新區共報送8項工程作為樣板,項目類型多樣,包括建筑小區2項、市政道路2項、公園綠地1項、水系整治和修復1項。除鵝頸水綜合整治工程外,其余7項均為低影響開發示范工程,有4項在試點申報(2016年4月)之前已完工,同時還依托國家水專項開展了效果監測。截至考核時,公園路內澇點已得到整治,鵝頸水黑臭水體的治理策略符合“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提質”技術路線,示范段初現成效。
相比于第二批其它試點城市,光明樣板工程完工率較高,成效較顯著,且有監測數據作為支撐,擁有其他城市在一年內難以超越的優勢。
不過,能拿到第一名,也與光明一項重要創新密不可分。據悉根據國家、省、市對水環境治理的緊迫要求,從光明新區茅洲河中上游水環境綜合整治的實際情況及緊迫任務出發,為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提高茅洲河流域的綜合治理效果,探索新型建設運營模式,深圳以流域為尺度,對光明新區水質凈化廠及其服務范圍內的污水管網進行整體打包,以PPP模式實施。“廠網一體化”的P P P項目符合財政部要求,具備可經營、可按效付費的特征。
“至考核節點為止,PPP實施方案獲得政府批復,項目采購完成資格預審,競爭性磋商公告正式發布,項目即將進入執行階段。相比第二批其它試點城市,深圳PPP項目進度較快,也是分數居前的重要原因。”海綿辦負責人介紹。
成效顯著 光明成為綠色城市的發展典范
公園路是光明新區一條形象市政道路,路兩側綠樹成蔭,在其北段1.4km的道路采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進行設計,道路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隔離帶采用生物滯留設施,人行道采用透水鋪裝。建成后,實現年徑流污染物(以SS計)削減50%以上,年徑流總量削減75%以上,有效恢復城市良性水文循環。
新區的群眾體育中心,按照海綿城市的設計要求建設完成后,雨水回用量約6 .0萬立方米/年,用于綠化澆灌、道路沖洗,年節約水費約20萬元,綠色屋頂能降低室內溫度約3℃左右,減少夏季空調使用,節省能耗。
以點帶面,光明新區在試點區域內的每個項目都考慮到海綿城市建設需求,通過不斷的項目試點,推動海綿城市落地。
今年初,光明新區已制定出全年的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庫,項目占地面積達到3 .4 7平方公里,合計項目58項,包括46項新增2 .5平方公里建設項目以及12項既有設施海綿專項改造項目,項目海綿設施投資約15 .4億元。計劃至2017底,完工項達56項,新增海綿建設面積預計可達2.47平方公里。
“目前,新區按照海綿城市試點要求建設的政府投資項目,涵蓋建筑與小區、市政道路、公園綠地、城市水系、水污染治理等項目類型。”海綿辦工程師湯偉真介紹,其中建設小區示范項目,創新采用建設綠色屋頂、雨水花園、透水鋪裝、生態停車場等工程措施。市政道路示范項目,主要采用下凹綠地、透水道路等工程措施。公園綠地示范項目,采用植草溝、滯留塘、地下模塊蓄水池等工程措施。城市水系和水污染治理示范項目,采用“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系統治理”的技術路線。
“為確保建設項目海綿設施建設效果滿足設計和考核要求,光明新區在加強項目前期管控的基礎上,嚴格把控海綿設施建設施工效果。”湯偉真介紹,新區通過制定現場巡查和施工指導計劃,將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監督、檢查、指導納入日常工作,安排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和檢查施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及時整改,確保打造高水平、高質量的海綿項目。
如今,光明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的成果,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住建部頒布實施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將光明新區規劃建設、管理機制研究等成果收錄其中。
海綿城市試點 有了數據大腦進行監管
“十三五”期間住建部將啟動全國智慧海綿平臺的建設,初步擬要求兩批30個海綿城市試點城市的監測平臺接入。同時,針對專家提出開展智慧海綿城市監測監管平臺建設的意見,擬以納入智慧城市和政務云為結合點,加快開展智慧海綿城市監測監管平臺建設。
今年5月19日,新區環水局邀請騰訊、中國電信等國內高水平智慧服務供應商,研究新區智慧海綿、環保管家等智慧平臺建設問題。目前,新區智慧海綿監測管控平臺的頂層設計已經通過專家評審會,正在開展智慧海綿項目建議書的編制,擬采用E P C O模式尋求高水平、高質量的技術團隊開展智慧海綿監測平臺建設。
根據目前安排,預計在2017年年底方能完成智慧海綿監測管控平臺軟硬件設備的安裝調試。“考慮到今年雨季已經來臨,如不盡快開展監測工作,會影響數據采集和績效評估工作開展。因此目前正先行開展監測工作,確保將今年雨季的大部分數據進行收集,以便應對第二年度考核。”海綿辦的湯偉真介紹。
光明鳳凰城作為深圳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域,目前正在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在以往成績的基礎上,光明新區還在考慮通過創新,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光明“2 .0模式”,為深圳及全國海綿城市建設提供鮮活案例。其中便包含打造一個新技術、新材料的展示實驗基地。該基地將集中示范展示海綿城市技術與產品,形成示范、宣傳、教育和展示的一體化平臺,也是探索適用效果、總結試點經驗的重要載體。
●該項目總投資約15.8億元,是深圳首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PPP項目
目前,已選定木墩公園打造新區海綿城市展示基地,正在開展木墩公園海綿城市展示基地概念規劃編制工作。下階段將進一步加快該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在試點期間完成海綿基地建設,打造新區海綿城市的新名片。
相關新聞
新區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開班
近日,由光明新區海綿辦組織的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在光明新區第三辦公區舉辦。本次培訓是面向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業主、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內容主要是圍繞海綿城市要求、常見問題、深圳市海綿系統安排、規劃管控環節、典型案例、海綿城市設計及施工關鍵技術問題等幾個方面進行。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住建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委員任心欣,從認識、常見問題、頂層設計、規劃管控與實施推進四個方面全面介紹了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推進安排和管控要求。結合新加坡和德國案例分析以及十大常見問題,任心欣詳細介紹海綿城市建設內容和技術措施,加深參會人員對海綿城市的進一步認識,最后結合深圳市自身的情況介紹了深圳市的海綿城市建設的規劃管控制度和審查要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天問一號“驚鴻一瞥”!神秘阿特拉斯彗星特2025-11-06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