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又現一疑似傳銷窩點
靜海鎮楊李院村曾是李文星被困長達一周的地方,是傳銷組織長期寄居的一個點。
如今的靜海鎮楊李院村,白天顯得很平靜,偶爾有村民在街頭出沒。村民介紹,為躲避警方和工商的檢查,當地搞傳銷的都是早出晚歸。
往往凌晨四點多,天還沒有亮,他們就要出門到周邊隱蔽的地方。“如果你們想找他們,可以四點多去廁所,里邊有很多人在方便。”
白天,傳銷人員在外面上課,“窩里”幾乎都沒有人,直到深更半夜他們才結伴而歸。
在打擊最緊的時候,一些傳銷分子在野外樹林、橋下居住生活,村民介紹,甚至有時他們會躲在火葬場周邊的墳地里。
男孩指著村里玉米地的一處大棚說道,前幾天傳銷的人大晚上從一邊的小溝穿過玉米地,到達另一個村的住處。盡管兩村之間有寬闊的柏油馬路,但傳銷的人卻從來不走。“這不是有人嗎!”男孩解釋道,他們專門找村邊那些偏僻的地方租住,悄無聲息。
根據男孩指明的道路,記者來到該住處,恰好碰到一名年輕的獨眼男子準備出門,但看到有陌生人經過門前,男子趕緊關上門,剛跨出大門的腳又退了回去。
“原來村里有三家,不知道現在走沒走。你從這個路口拐過去,第二排的胡同就有一家,應該是搞傳銷的,晚上經常碰到年輕人從外面回來。”旁邊一戶人家說的正是這一家。該村民稱,他們很少跟傳銷的人溝通,“你跟他說話,根本不搭理你。”
據村民介紹,“原來警方也來查過,深更半夜來查,他們很警惕。”
睡覺得脫光衣服,傳銷也分南北派
從楊李院村出來后,記者聯系了一位在天津某高校讀書的學生小風(化名),他曾經誤入傳銷組織,三天后才脫身。
小風重點向記者講述了傳銷組織里面的生活。他說,十幾個人睡一張大床,睡覺的時候必須脫光衣服,有專人保管,目的是防止有人逃脫。“一進去手機就被他們沒收了。”與家人通話時每一句話都必須經得組織領導的同意。
反傳銷人士蔣德勝對記者說,小風所遇到的這種傳銷模式是典型的北派傳銷模式,“所謂的北派傳銷,指的是傳統的有產品有虛構或假冒的公司,以低劣的產品做道具,集體上課睡地鋪吃大鍋飯式的傳銷。”蔣德勝說,這種傳銷模式多分布在北方,針對年輕人及剛畢業的大學生。
“正因為如此,中國又出現了南派傳銷模式。”蔣德勝說,有些公司把產品道具換成了概念,如資本運作、連鎖經營、商會商務運作等,讓你無處查詢。邀約對象也從過去的年輕人,擴展到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的人,這些傳銷組織多分布起源南方等地。
蔣德勝說現在傳銷又有了新變化,多以p2p理財消費返利、原始股、金融理財以及微商等形式出現。這種傳銷新模式,涉案金額及對社會的危害越來越大,重者傾家蕩產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