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一減,民生銀行股權再臨變局。緊隨中國泛海控股集團董事長盧志強三個交易日增持逾75億元民生銀行A股之后,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則選擇了悄然減持,套現逾1.8億元。
據上證報記者采訪了解,增減持差異的背后對應的是兩者對銀行同樣未了的戰略訴求,在劉永好另起爐灶籌建希望銀行的同時,盧志強也立志將其所掌控的泛海控股打造成為“金融全牌照”的金控集團,而短期來看兩者均有在民生銀行維系一定的股權及話語權的打算。
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劉永好7月18、19日先后減持民生銀行A股1321萬股、581.3萬股,成交價分別為9.58元/股、9.64元/股,至此,新希望持有民生銀行股份減少至18.04億股,占民生銀行總股本比重由4.99%下降至4.94%。
劉永好減持在今年民生銀行A股股價的相對高點,民生銀行A股股價今年最高點就誕生在劉永好減持的7月19日,為9.88元/股。
在市場認為華夏人壽與東方集團結盟成一致行動人及盧志強大手筆增持民生銀行均是為備戰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的敏感期,不少市場人士對劉永好的減持大感意外。
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成員于2012年4月11日對外披露,作為彼時第一大股東,新希望向民生銀行派駐了兩位董事,包括劉永好以及新希望現任副總裁王航,新希望目前是唯一一個在民生銀行擁有兩個董事席位的股東,且劉永好兼任民生銀行副董事長。不過由于安邦股東資格至今未獲銀監會批準,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已延遲一年有余。
不過即使盧志強此番增持是為爭奪董事席位,劉永好的減持也不一定對應著放棄。新希望就減持回應上證報記者提問時稱:“這只是正常的資產配置行為,我們依然是民生銀行的重要股東,對民生銀行的未來發展保有信心。”
對于股權尤為分散的民生銀行而言,新希望4.94%的持股毫無疑問可以稱之為重要股東,且位居第二大股東之位,緊隨其后的是盧志強,自7月11日至14日三個交易日大手筆買入75億元人民幣民生銀行A股之后,目前盧志強所掌控的民生銀行股份數達到約16.83億股,占民生銀行總股本的4.61%。第一大股東為安邦,持有民生銀行股份比例為16.79%。
值得一提的是,自安邦取代新希望成為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之后,劉永好對民生銀行持股的策略看起來就是逐步撤退,在此之前,新希望持有民生銀行股份比例為6.67%。
在逐步減持的同時,劉永好也有了另起爐灶的計劃。目前劉永好已聯合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等發起設立四川希望銀行,目前正急于招募管理層團隊,并開出了四川同業中待遇最好的價碼。四川希望銀行注冊資本30億,6月上旬獲批籌建,是第七家獲批籌建的民營銀行,也是四川省首家民營銀行,新希望集團、小米子公司銀米科技以及上市公司紅旗連鎖為前三大發起人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30%、29.5%和15%。
當前在民生銀行維系一定的股權比例及話語權,同時再謀他途可能也是盧志強的策略。近期盧志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是否會進一步增持民生銀行的問題拒絕評論,但同時稱:“這么多年來,民生銀行相對股權分散的結構,運行得其實挺好。”
不過按照盧志強既定的戰略,其對銀行的“野心”應該不限于持有民生銀行4.61%的股權,有業內人士透露盧志強或另謀他途,比如收購其他銀行的股權。
盧志強旗下的上市公司泛海控股未來轉型的核心目標即是打造“金融全牌照”的金控集團,相關人士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尤為提到“全牌照”所涵蓋的潛臺詞,目前盧志強掌控的金融類資產絕大部分歸屬于上市公司泛海控股旗下。
據泛海控股2015年年報披露,泛海控股的金融業務已涵蓋證券、保險、信托、期貨等業態,旗下正在運營及申請設立的金融類企業達9家,按大類金融口徑來看,泛海控股目前獨缺銀行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