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兩家平臺公司在持有上市公司股權方面,上海國際是以金融類企業為主,產業為輔,并且劃入的資產類型相對集中。
而在最近兩個月內,相關的資產劃轉更為密集。隧道股份(600820)控股股東上海城建(集團)公司與上海國盛簽署了國有股份無償劃轉協議,擬將其持有的公司4.09億股股份無償劃轉給上海國盛;上海華誼(集團)公司擬將其持有的華誼集團(600623)5.84億股A股股份無償劃給上海國盛;上海電氣集團旗下的兩家公司上海電氣(601727)、海立股份(600619)發布公告稱,兩公司均有部分股份將要劃轉至上海國盛。
至此,上汽集團、電氣集團、華誼集團、上海建工集團、光明食品集團、隧道股份、紡織集團等集團旗下的十余家上市公司股權,已直接或間接被納入了上海的兩大國有資產流動平臺。與此同時,上海浦東國資委旗下國有資產流動平臺也開始運作,正在逐步受讓轄區內上市公司股權。
從劃轉層次來看,如果旗下是有多家上市公司,一般就是把集團股份劃轉給平臺公司;如果集團僅有一家上市公司,則是由大股東直接劃轉上市公司給平臺公司。僅上海電氣、海立股份大股東同屬于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劃轉方式卻是兩家上市公司的部分股份直接劃轉至上海國盛。上海華誼(集團)公司看起來只有上市公司華誼集團的股權劃轉給了平臺公司,但華誼集團(曾用名“雙錢股份”)整體上市后,另外兩家上市公司三愛富(600636)、氯堿化工(600618)就僅是殼資源。
此外,最近明確將開展重組的上市公司也很多。此前外界猜測較多的上海國有企業整體上市、賣殼等都進入了實質運作階段。據證券時報數據中心統計,已有多家上海國有上市公司宣布停牌,包括西藏城投、華建集團、申能股份、上港集團、城投控股、*ST中企、上海物貿、三愛富、上工申貝等。其中,*ST中企是大股東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產集團”)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其停牌原因正是地產集團正在籌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該事項可能涉及重大資產重組或非公開發行股份;上海物貿則更是明確,是控股股東百聯集團有限公司將要讓出控股權;西藏城投等則明確表示將發行新股。
此外,也有部分上海國企已完成第一階段改革。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在全國起步較早,現在多數開始行動,相信國企改革將會繼續向縱深發展,此前的一些預期將會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