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 書寫全球投資新規則
“此次會議成果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同時也是含金量最高的,當屬《指導原則》,相當于國際投資政策的根本大法。它為未來的多邊投資協定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是未來相關談判達成的第一步。”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據悉,《指導原則》確立了反對跨境投資保護主義,營建開放、非歧視、透明和可預見的投資政策環境,加強投資保護,確保政策制定透明度,推動投資促進可持續發展以及投資者企業責任等九大原則。
高虎城指出,作為世界首份關于投資政策制訂的多邊綱領性文件,《指導原則》確立了全球投資規則的總體框架,為各國協調制訂國內投資政策和商談對外投資協定提供重要指導,同時為彌合國家間投資政策利益分化,加強多邊投資政策協調邁出歷史性一步,將為促進全球投資增長提供長遠制度性引領。
相比貿易領域,國際投資領域沒有一個象WTO那樣的多邊架構發揮統領作用,而是一個以雙邊層面為主、區域層面為輔的極其復雜的協定體系。
來自聯合國貿發會議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已簽國際投資協定的數量達到了3304個,其中包括2946個雙邊投資協定和358個包含投資章節的其他協定。目前有效的協定約2570個。
梁國勇指出,這些協定內容各異,在外國投資者的待遇和保護問題上大致遵循了一致的原則,對保障國際投資活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從全球范圍看,國際投資協定體系異常復雜,仿佛“一團亂麻”。很多國際協定相互交織、重疊,也帶來了治理碎片化、規則不一致、權利義務不平衡等問題。這帶來了很多麻煩,也使各國立場出現了分化:一部分國家繼續推動投資自由化,另一些則傾向于保守立場,有的干脆退出了現有協定。
“國際投資協定體系中存在的碎片化、不一致等問題彰顯了改革的必要性。G20貿易部長會議首次將投資問題納入議程,是主要經濟體就投資政策和規則進行交流、加強合作的重要步驟。”梁國勇說。
他表示,全球投資指導原則是一個非約束性的文件。但若得到G20的認可,則意味著世界主要經濟體對相關原則的認同,也意味著這些原則在具體協定談判和規則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因此可以理解為,這是多邊層面在具體問題上、具有約束力的“硬性”規則無法達成共識的情況下,主要經濟體在“軟性”原則方面通過磋商、建立共識的積極嘗試。共識覆蓋的內容多寡并不重要,能達成一個共識文件就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記者 孫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