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12日訊 近日,“巾幗宰相”上官婉兒墓在陜西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附近工地被發現,引起廣泛關注。這位生前顯赫又不得善終的才女,其死后埋葬如何,死后又經歷了哪些風雨甚至劫難呢?昨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最新消息,首次披露了上官婉兒墓發掘情況并發布數張上官婉兒墓地內部照片,墓志清晰可見。但考古人員在發掘現場沒有發現棺槨痕跡。據稱,上官婉兒墓遭到大范圍破壞,不似一般盜墓所致,應系大規模、有組織的破壞行為,很有可能是古時“官方毀墓”行為。

上官婉兒墓考古現場
探秘
上官婉兒墓室未發現棺槨。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考古現場了解到,考古人員在發掘現場沒有發現棺槨痕跡。墓道和墓室內,也沒有人們期待的壁畫。
墓葬級別較高
該墓是一座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龕的單室磚券墓,坐北朝南,由墓道、5個天井、5個過洞、4個壁龕、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組成。水平全長36.5米,深10.1米。4個壁龕開鑿于第三、第四過洞兩側,壁龕里面存放有騎馬俑等許多彩繪陶俑。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一位專家介紹,在目前發現的唐墓中,一至三品的官員中,通常是單室磚墓。在天井方面,太子、公主墓和功勞特別高的人中,才有六七個天井,一般官員只有3個天井。5個天井算級別很高的大墓了。上官婉兒雖然因罪被誅,但其還是中宗的昭容,是以正二品的級別下葬的。
墓室系明壙磚券夯筑,邊長4.5米,頂部全部塌陷。專家認為,從天井、甬道和墓室被大范圍破壞的情況判斷,不似一般盜墓所致,應系大規模、有組織的破壞行為,很有可能是古時的“官方毀墓”行為。
墓志多溢美之詞
值得慶幸的是,在甬道內放置的一盒墓志,保存完好。墓志蓋題“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志文為楷書,近一千字,記載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從而可以確定墓主人的身份。
“墓志上,她的生平寫得很簡單,死因和文獻記載的一樣,公元710年死于唐朝政變,終年47歲。”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李明說,由于墓志的題材限制,并未提到上官婉兒的作品和具體事件。而對于大家最為關注的評價,李明表示,墓志多采用春秋筆法,文學色彩濃重,溢美之詞較多,持肯定態度。
近千字的墓志,都記載了哪些內容,能解開多少歷史謎團?目前,考古人員還將邀請歷史學家進行研究,之后才會對外公布。
>>>上官婉兒墓志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