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網友下載到泄露的數據庫文件,內含大量賬號和密碼信息。

昨日,C SDN在首頁發布致歉信。網頁截圖
你在網上錄入的信息越多,可能對你造成的威脅越大。昨日,有關國內知名程序員網站C SD N的用戶數據庫,被黑客公開的消息在微博流傳。600余萬個明文注冊的郵箱賬號和密碼遭泄露的后果,引起網民關注以及對管理方安全意識的批評。C SD N方面隨后確認此事并向用戶致歉,盡管C SD N稱已向警方報案,但還是引發了用戶的修改密碼潮。事件也讓網民對部分網站保護用戶信息安全的能力產生擔憂。
有網友下載到泄密信息
較早發布C SD N用戶數據庫被公開信息的是“360安全衛士”。“緊急通知”,該微博于昨天12時33分發微博說,今日有黑客公開了C SD N網站的用戶數據庫,包括600余萬個明文的注冊郵箱賬號和密碼。
據悉,C SD N是國內知名程序員社區,官方宣稱用戶達到了2000萬。鑒于很多網友在多個網站使用一套賬戶名和密碼的做法,“360安全衛士”在微博中表示,為避免蒙受損失,相關用戶應盡快修改包括C SD N賬號密碼,以及采用相同注冊郵箱和密碼的其他網絡賬號,如郵箱、微博、購物網站、聊天軟件等賬號。
消息很快就在微博上傳播開來,接著有多位網友發帖說,已下載到該數據庫的文件,并公布了下載頁面及部分賬號和密碼信息的截圖。隨后,C SD N也在其官方和官方微博上發公告,確認了此事。
知名IT技術人士小龍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分析說,此次事件受影響的主要是在C S D N上注冊過的用戶,特別是那些習慣在多個網站使用相同賬號和密碼的人,有可能被人順藤摸瓜威脅網銀等重要個人信息。沒有在C S D N上注冊,則基本影響不大。小龍還透露,數月前該數據庫就已被盜,“只是當時沒被人公開”。
用戶們很驚。“今晚什么事也不干了,光改密碼了”。搜狐網友“hookay”抱怨。網新浪網友“大魚兒_”則在C SD N創始人蔣濤的微博上跟帖建議,應該由系統全部統一重置用戶密碼。
明文儲存賬戶信息遭批
“經過初步分析,該庫系2009年CSD N作為備份所用,由于未查明原因被泄露,特向所有因此而受到影響的用戶致以深深歉意”。CSD N昨天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也正在調查相關線索,“CSD N現有2000萬注冊用戶的賬號密碼數據庫已經全部采取了密文保護和備份”。
不過,其中一些說法卻遭到網民質疑。“36氪”社區網友“學徒姚佐”稱,其“看見2010年注冊的也有中招的,明顯官方在撒謊”。除此之外,最大的質疑則是對C SD N明文存儲密碼的做法,這意味著只要能打開數據庫文件的人,即使不是IT技術高手,也可以像查看記事本一樣獲取被盜用戶的信息。
“整個事件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在于,像CSD N這樣的以程序員和開發為核心的大型網站,居然采用明文存儲密碼,導致海量用戶的賬號信息包括密碼直接被泄露,這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方。”前述IT技術人士小龍對南都記者說,稍微懂點編程的程序員都知道,為了用戶的安全,應該在數據庫保存用戶密碼的加密信息,“這樣黑客即使下載了數據庫,用戶密碼破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對此,C SD N平臺開發總監范凱昨天寫了一篇博客回應質疑。他承認,C SD N在2009年4月前確實使用了明文保存用戶信息,“2009年4月之后是加密的,但部分明文密碼未清理”,自己去年8月加入該網站后,清理掉了所有明文密碼,并強調“2010年9月開始全部都是安全的”。C SD N創始人蔣濤則表示,明文密碼“是當年由于非常愚蠢的原因保存,又由于安全原因泄露”,并稱此次事故是“非常慘痛的安全教訓”。
盡管主要牽涉的是在C SD N上注冊過的用戶,但此次事件還是引發網民對個人網絡信息安全的擔憂。小龍分析,平時諸如Q Q盜號這樣的事主要發生在客戶端電腦,“多數是用戶中了木馬”。相比之下,這次事件發生在服務器端,足以說明即使國內一些看似很大的網站,在安全防御上依然不足,“很難應付黑客攻擊”。南都記者張東鋒
鏈接
網站泄露信息曾給韓國敲警鐘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8月在韓國知名網站大規模泄露個人信息后,韓國行政安全部稱,出于保護網絡用戶個人信息安全考慮,政府擬分階段逐步取消網絡實名。韓國自2007年7月開始啟動網絡實名機制,要求日訪問量超10萬人次的網站,在用戶登錄時須通過身份證號進行實名認證。今年7月底,韓國知名門戶網站“N A T E”和社交網站“賽我”遭黑客攻擊,約3500萬名用戶的個人信息外泄,包括未經加密的用戶名、姓名、電話號碼、電郵和加密的密碼、身份證號碼等,此事在韓國引發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