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報
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昆明市民,以從事法律工作的身份,經常報名參加昆明各大聽證會,被選中的幾率高達90%以上,在昆明去年舉行的100多場聽證會中,他就參加了70場。在短短不到2年的時間里,這位名叫劉愛國的律師一共參加了110場在昆明舉行的各種聽證會。而之前被媒體廣為報道的成都“聽證專業戶”,在7年間,不過也才參加了19次聽證而已。由此,這位昆明律師,被網友戲稱為“中國聽證帝”。
數量無敵 一年參加70次
今年52歲的劉愛國,是云南鑫金橋律師事務所的一名主任律師。
2009年11月,劉愛國參加第一場聽證會,2010年一共參加了70次聽證會,今年到目前也已參加了39次,加起來,大大小小各類聽證會一共參加了110次。其中,有1/3是政府單位邀請,還有2/3則是他“競選上崗”的。據劉愛國透露,所謂的“競選上崗”就是政府單位的隨機抽取,在一堆寫有報名者名字的紙團里隨意抽取。劉愛國從沒去過抽取現場,但他總是能被幸運地選中。“政府邀請的自不必說,凡是我自己主動報名參加的,90%都能成功。”
參加110場聽證會,從記者所查詢到的媒體報道來看,這個數目即使放在全國的聽證代表群里,也找不到更高的了。
紅包行情 一般100~200元
至于聽證會后領到的“小紅包”,劉愛國稱其為誤餐費,每次都接受,他認為那是合理的錢,能拿。“現在物價水平上漲那么厲害,每個人在百忙中抽空過來提建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慢慢地,參加聽證會多了,劉愛國也摸出了各種聽證會上的“紅包”行情,一般聽證會也就是100~200元,少點的給50元,有的真是一分錢也沒有,“但我絕對不是沖著那點錢去的”。
干了什么 只改標點措詞?
劉愛國熱衷于提建議,當然也很在意是否被采納。可每每看了結果,劉愛國就很失落。他說,“我一看聽證結果就來氣,有很多聽證會都是流于形式,意見提得很多,可真正采用的卻很少。最起碼有三分之一的聽證會是在走過場!”
事實上,一些和劉愛國一樣經常參加各種聽證會的市民卻對他的建議不“感冒”,認為他的建議多是關于標點符號更改、語句語序調換、甚至是部分措詞的略微改動,而對聽證內容本身并無多少實際幫助。“這些瑣碎的小問題在會后找個法律顧問調整一下就可以了,放在會上說不是很浪費時間嘛!”一位市民代表抱怨。
Q言Q語
平均下來,每周一次,不得了!——史進先
只改標點措詞的“聽證代表”,入選幾率自然很高。——中言利爾
劉愛國律師:我不在聽證會上,就在去聽證會的路上。——溫星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