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保護空間
過度改造導致千城一面,要守住底線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破壞正在從城市向村鎮蔓延。而城市的面貌,又隨著“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而過度改造,千城一面,特色喪失。
“城市規劃,不可能一二十年都不變,但‘三區四線’劃定的規劃范圍,我們可以百年不變。我們要守住剛性的底線!”仇保興強調:綠線保護綠地,藍線保護水資源水景觀,黃線保護供電所等市政基礎設施,紫線保護歷史文物。而三區,則是指確定不準建設區、非農建設區、控制發展區的控制范圍。無論是城市總規、控規還是詳規的編制中,都必須全面嚴格執行“三區四線”,這就是城市空間的底線。
此外,仇保興建議,“四線”中還應該劃定虛實線。比方說歷史街區,實線范圍內的,修舊如舊,讓老建筑老街區延年益壽;還要劃定更大的虛線范圍,在這個圈子里,要保持風貌協調。
談城市交通
禁電動自行車是“屁股指揮腦袋”
交通擁堵問題,已經從超大城市擴散到一般城市。
那么,是不是建的路越多,就可以解決城市交通問題?仇保興給了否定的答案。“美國洛杉磯,城市用地三分之一給了交通,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最擁堵的城市之一,也是肥胖率最高的城市。”
仇保興毫不客氣地批評,我國目前城市交通能耗上升非常快,城市空氣污染80%來自機動車尾氣,這一定程度上是“城市規劃要適應小汽車”帶來的惡果。
“城市合理的交通用地應該呈“倒三角”格式:步行、自行車、地鐵、公交、私車,也就是把行人的需要放在首位。”他還建議,我國可編制以“綠色交通”為主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包括修建“不可停車”的自行車道。“在廈門的高架上,跑的不是私家車,而是BRT,就是公交車,這樣的公交優先做法效果非常好。”
他還特別點出了眼下有些城市“封殺電動自行車”的政策。
“我不主張。這是屁股指揮腦袋!”仇保興說,禁摩是有道理的,摩托車能耗是電動自行車的七八倍。現在國家對發展電動汽車有補貼、有優惠政策,但對于電動自行車不但沒有補貼,有些地方還要搞封殺。他建議,應當鼓勵電動自行車的使用,因為它的能耗小,而且基本是“零排放”。當然,首先要解決它的速度過快、安全性能等問題。
談城市規劃
不符合六大原則,就是“野雞生態城”
“生態城”早就成了一個流行詞。“現在林林總總的生態城多得不得了,野雞生態城,比比皆是。”仇保興說,哪怕一個小開發商搞個樓盤,也常常打出“生態城”的招牌。究竟什么樣的城市才能叫“生態城市”?他提出六條基本原則:緊湊的用地模式;可再生能源占比大于20%;綠色建筑比例大于80%;生物多樣性;綠色交通占優先,步行、自行車及公共交通的比例大于65%;拒絕高能耗。六條缺一條,那就只能算是“野雞生態城市”,是“山寨版”的。
很多地方的農村越來越像城市。對此,仇保興很不以為然,并在不同場合提到這個問題。
“陜北老鄉以前都是住窯洞的,開發新農村,讓農民去住別墅,以前住窯洞一家只用燒兩噸煤,現在得燒10噸煤取暖。”仇保興說,有意思的是,當地旅游部門花了很少的錢,把這些窯洞買下,改造成三星級賓館,還很受歡迎。而更多的農村,經過了城市化,已經和城市越來越像。
中國的城市規劃不能步美國后塵,讓鄉村和小城鎮成為現代化大都市的犧牲品。要保持城鄉之間的差異化特色。“英國的霍華德在田園城市理論中提出,城市與鄉村的關系,要像夫妻一樣。”仇保興說,像夫妻一樣就是指,要保證農村和城市的陰陽互補性,他開玩笑:如果淪為城鄉一致,那不就變成了“同性戀”?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