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患兒所拍的X光片
9月5日“深圳市兒童醫院要動手術治療,最終在廣州8毛錢治愈”的新聞報道,引起廣泛關注,9 月7日傍晚,深圳市兒童醫院召開了新聞通氣會,向媒體通報了醫院調查的結果。
根據深圳市兒童醫院的調查結果,深圳市兒童醫院診斷正確,診療措施符合診療常規。不同意患方提出十萬賠償要求,不予賠償。以下為全文:
一、病歷摘要
患兒季黎B,男,2011年8月19日出生,主因“腹脹3天”于2011年8月21日23時入住我院外二科。
患兒于3天前(生后第1天)用開塞露輔助排出胎便,進食后逐漸出現腹脹,且進行性加重,無嘔吐,在外院給予禁食、胃腸減壓、補液等治療無明顯好轉,并出現大便帶血。外院腹部X線片示全腹腸管充氣,可見散在液平,雙肺紋理增粗。轉入我院,入院查體:體溫37.3℃,脈搏126次/分,體重3.05公斤,精神反應可,無明顯脫水貌,雙肺呼吸音粗,腹脹明顯,腹壁無紅腫,未見胃腸型及蠕動波,全腹張力稍高,無明顯壓痛,叩呈鼓音,腸鳴音活躍,肛門指檢肛門無狹窄,退指有大量黑色稀水便及氣體排出。入院初步診斷:腹脹查因:先天性巨結腸,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入院后予胃腸減壓,補液,靜脈應用抗菌藥物,開塞露通便,保留肛管等治療。并做各項檢查,腹三位片示:腹部見較多排列紊亂的腸管,部分腸管連續充氣且擴張,周邊腹部可見連續充氣明顯擴張腸管,考慮為結腸影,中上腹可見較多氣液平面呈階梯狀分布,骶前未見明顯氣體影。超聲示:部分腸管積液擴張。胸部正位片示:肺炎。2011年8月22日保留肛管排出黃綠色稀便及氣體,仍腹脹明顯,當晚行鋇灌腸檢查示:直腸乙狀結腸較細,降結腸中段至橫結腸擴張,先天性巨結腸(長段型)不除外。2011年8月23日,因考慮患兒腸梗阻表現較明顯,且有小腸結腸炎表現(血便、便常規可見白細胞),鋇灌腸提示為長段型先天性巨結腸,乙狀結腸較長并迂曲,保留肛管或洗腸有出現腸穿孔可能,故向家長建議行結腸造瘺術同時取活檢。家長拒絕手術。遂繼續給予補液、抗感染、肛管排氣等治療。2011年8月24日,經洗腸等保守治療患兒腹脹明顯減輕,病情好轉,家長拒絕補液并簽字。2011年8月25日晚患兒腹部較脹,擬行通便補液等治療,之后家長自行帶患兒離院。
二、結腸造瘺及活檢術指征:
(1)臨床和影像學診斷考慮先天性巨結腸(長段型)。
?。?)腸梗阻表現明顯,且有小腸結腸炎(腹脹、血便、便常規可見白細胞)。
(3)鋇灌腸提示乙狀結腸較長并迂曲,保留肛管或洗腸有出現腸穿孔可能。
結腸造瘺目的:解除梗阻,防止腸壞死穿孔,防止小腸結腸炎引起感染性休克。不采取結腸造瘺措施則可能出現上述情況。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