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楊支柱終審敗訴,對官司不再抱有幻想。
從2009年12月21日二女兒若楠降生那天起,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楊支柱就開始成為公眾人物。因為超生,學院做出決定,以違反計劃生育的原因給予他留校察看處分,并責成繳納240642元的社會撫養費。楊拒絕上交, 2010年4月9日,他接到了學校的解聘通知。
這起“教授超生被辭退”事件在網上迅速傳播,引發媒體關注,上升為一起公共事件。
但麻煩并沒有就此結束。2010年9月2日,北京市海淀區計生委向楊支柱夫婦出示了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指控他們 “違法生育第二個子女”,按照2009年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8元的9倍,向其征收“社會撫養費”240642元。
24萬,對于一個要撫養兩個孩子的大學教授來說,是一個無法承受的巨額負擔。2010年年底,這個倔強的湖南男人,決定起訴海淀區計生委。他的理由是:《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里規定的是“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并不是“強制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而且相關法律法規中都沒有“違法生育”這個詞;如此高額的“社會撫養費”,顯然有失公平。
在《訴海淀計生委行政起訴狀》中,楊表達了自己的懷疑:海淀區計生委之所以對他開出高達24萬的罰單,正是因為自己多年來一直堅持批判獨生子女政策和計劃生育實踐中的野蠻“執法”,而對自己進行“打擊報復”。
“為何公民的房子得到保護,而住在房子里的人卻沒有生育自由?”這位曾撰文力挺重慶“最牛釘子戶”的學者,如此發問。
這起官司,由他的老同事,現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澤免費出任代理律師,“主要是技術上來切入,比如說行政處罰程序上合不合法,處罰數額上合不合理,并沒有想根本上否定計劃生育的合法性?!?/P>
周澤認為,楊支柱被學校解聘后只發給他600多元工資,扣除有關規定項目后可支配收入不足百元,其妻子在家全職帶孩子無收入,被上訴人海淀區計生委,按2009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8元的9倍,向楊支柱夫婦征收240642元社會撫養費,顯然違反國務院《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二款“結合當事人的實際收入水平”征收的規定。
今年1月,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判楊支柱一審敗訴,海淀區法院認為,海淀區計生委作出征收社會撫養費的決定,認定事實清楚,符合法律規定,征收額度也無不當。楊支柱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今年4月,楊支柱上訴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兩個月后,北京市第一中院做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判決。
對于這個結果,楊支柱不接受也沒有辦法,“也不能去撞墻吧?只好不理它?!?/P>
其實,無論是楊支柱還是周澤,都沒有指望通過這起官司改變什么,這是一場注定要失敗的官司。
周澤猜測楊支柱的用意:“他可能通過這種‘行為藝術’,達到拷問計劃生育政策本身的目的?!?/P>
對此,楊支柱并不否認。
他說:“社會撫養費這塊,處理得比我這個荒謬的比比皆是?!?/P>
根據楊支柱的調查,目前各地社會撫養費的收取十分混亂,收法復雜,彈性極大?!氨热绫本?,生二胎少的可以收你3倍,最高可以收20倍,三胎收取的標準是6至40倍。”
按照國務院《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在出生行為發生地、經常居住地、戶籍所在地甚至超生兒發現地,都可以征收這個撫養費。盡管管理辦法規定:當事人在一地已經被征收社會撫養費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實再次被征收社會撫養費,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被另行解釋,“有的省市以夫妻為一個單位收,有的是夫妻兩頭分別征收……不同省市加起來有上千種可能性。這樣一個東西,那你說他收了多少錢,除非你每筆錢都記賬,否則你沒法估算?!?/P>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