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科技生態城效果圖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勝利閉幕后,全市各地各部門迅速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學習貫徹黨代會精神并落實到各項工作中。今起,早報開設“走四方 看未來”專欄,記錄各地學習貫徹落實市黨代會精神,推進現代化泉州建設的新步伐、新圖景。
前天,南安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學習貫徹泉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會議提出,南安將堅決貫徹全力推動產業、城市、港口聯動發展的戰略思路。
南安市委書記陳榮法傳達了泉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的主要精神,部署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的具體意見,提出要準確把握好大會確定的泉州未來發展的主攻方向、戰略重點、發展取向和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主動融入產業、港口、城市建設大局,奮力推動經濟社會科學跨越發展。
新城崛起以港興鎮
“這個城建起來了,石井就大變樣了。”在海峽科技生態城規劃藍圖前,石井鎮黨委副書記王澤鋒憧憬著一個港口工貿新市鎮的夢。
在石井■江村,轟鳴的機器在工地來回穿梭,一幅幅遠景規劃圖在展示著一個新城的崛起。這里是泉州“一灣兩翼三帶”的南翼組團,東毗晉江,西接翔安,海峽科技生態城坐落此間,占地10平方公里,將打造成兼具生產研發、生態健康居住、休閑度假、文化娛樂、商業服務、中央商務功能的復合型生態城區,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示范基地。
據介紹,為確保失地、失海村民的長遠利益,規劃還讓項目涉及的每個村都有明確的發展定位,接受新城的輻射、帶動。同時,還按照比例回撥預留地給村集體經營,壯大村財,為村民提供保障。
王澤鋒介紹,目前,該項目首期約2000畝造地工作將于近期全面展開。依照項目建設的規劃,3年內完成3000畝起步區開發建設任務,5年內全面完成市政配套設施建設,引入3-5家世界500強或臺灣100大企業,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中期,產值要實現300億元以上。
以港興鎮
產業、港口、城市,這是石井鎮發展路上的標簽。一個新城,一個大港,石井將建設成泉州南翼新城重要商港,實現“以港興鎮”之路。
據介紹,石井港區口岸并入泉州港口岸正式對外開放申報,已經基本完成國家部委征求意見程序,從5000噸級到5萬噸級的泊位、從600多萬噸到4300多萬噸的年吞吐量、從雜散貨碼頭到開放型國際商港,這是石井港區跨越提升的藍圖,石井更加凸顯其作為海陸空樞紐節點的區位。
按照《泉州港石井作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石井新港區項目總投資63億元,為福建省預備重點項目,將在現有泊位的基礎上,再建設5000-5萬噸級泊位2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2個,將建成年吞吐能力4090萬噸/330TEU,客運量60萬人次的泉州南翼次中心城市組團重要商港。
“石井作業區將成為泉州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南翼新城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王澤鋒說,貫穿石井作業區、海峽科技生態城并與廈門翔安規劃中的濱海大道相銜接的石井濱海大道已立項,將按照60米寬的路面、100米控制范圍的標準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