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預告片場面火爆盡展民族血性 堪稱中國版的《血戰鋼鋸嶺》 電影《龍之戰》藝術再現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鎮南關大捷”戰役,講述了民族英雄馮子材率領廣西狼兵,冒著敵人猛烈的炮火,頑強抗擊入侵,并取得中國近代史上唯一一場勝利的英雄故事。《龍之戰》首次將這一歷史事件搬上大銀幕,展現了軍民浴血奮戰的民族精神,也謳歌了各族人民眾志成城保衛家園的愛國情懷。 從現場曝光的終極預告片來看,《龍之戰》的戰爭場面宏大、慘烈,展現出影片的熱血氣質。預告一開場,便是法軍地獄般的轟炸,將鎮南關一役的腥風血雨呈現得栩栩如生。面對兵器落后、傷亡慘重的困局,67歲的老將馮子材毫不畏懼,提棺出征,在炮火交加中,馮子材怒吼殺敵。其子馮相賢也是視死如歸,在馬背上與敵人周旋混戰,壯族女孩依南則在水底與敵軍搏斗。《龍之戰》畫面精致,節奏緊張,更匯集了爆破、肉搏、水戰、火攻等多種元素,讓人看得血脈賁張,堪稱中國版的《血戰鋼鋸嶺》。
當天同時曝光的終極海報中,背景硝煙彌漫,法軍群涌而上。在混戰中,劉佩琦飾演的馮子材不懼法軍槍械,橫眉冷對,揮刀砍向敵軍;曹云金飾演的馮相賢面露殺氣,眼神堅定,對法夷毫不手軟;羅昱焜飾演的依南,也積極加入到抗敵護國的戰爭當中,巾幗不讓須眉。
劉佩琦肉搏敵軍將領打造最強清朝老炮兒 曹云金羅昱焜騎馬水戰親自上陣 導演高峰表示,電影《龍之戰》藝術再現了“鎮南關大捷”這場戰役,電影中的每個細節都力求精益求精,為我們的民族英雄譜寫出一曲壯烈的戰歌,也展現了我們華夏兒女的血性精神。高峰透露,影片拍攝時正值盛夏,演員們頂著46度的高溫,穿著30多斤的盔甲進行拍攝。劇組每天都為大家準備了好幾大桶藿香正氣水,但還是有不少群眾演員暈倒。高導坦言他被大家所展現出來的敬業與熱情所感動。高峰同時透露,“為了高度還原馮子材與敵軍將領激斗的這場戲,劉佩琦與外籍演員準備了數日,兩人還特別進行了集訓。已經是花甲之年的劉佩琦頂著高溫,一遍遍地拍攝著這場戲份,以求達到最好的效果,非常敬業。”
金雞獎、華表獎最佳男主角獲得者劉佩琦,此次在片中飾演民族英雄馮子材,再度展現了精湛演技。劉佩琦表示,“馮子材是我心目中最值得敬畏的民族英雄,我也非常喜歡像馮子材這樣有血性的人,我和他的性格也有相似之處,這讓我毫不猶豫接下了《龍之戰》。”對于“清朝老炮兒”的稱謂,劉佩琦解釋,“清朝老炮兒說的就是那種不忿、不服輸的內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