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自來水”對宣發團隊的下跪舉動十分反感,“好電影當然會有觀眾的支持,為什么要搞下跪這一套?”“不搞道德綁架我還是會去看的。”“作為力挺這部電影的‘自來水’觀眾,我的尷尬癥都要犯了。”“去電影院看了四遍,確實好看,但下跪求排片很令人反感,電影中很多點沒有被宣傳出來,比如里面這么多樂器,每個都來一個海報,都比之前的海報強!”
記者也跟很多人推薦過這部電影,甚至有朋友說連買了兩場,都因為事情耽擱沒看成,征求記者意見要不要再買一次時,記者都是推薦看的。所以記者很贊成網友@吐槽亦人生的話:“宣發團隊成功證明了啥叫‘一蠢再蠢’,簡直是教科書般的爛,以后誰還會找他們做宣發?連我這個‘自來水’都看不下去了。”
業內:學學《岡仁波齊》不要太急
對于《閃光少女》目前的成績,記者也請教了南京多家影城的排片經理,對他們來說,目前這部電影達到的票房是很“正常”的,它主打“民樂”和“二次元”,本來受眾范圍就有限,而且近期的影市也回歸理性,目前7月票房過億的國產片僅有三部,饒雪漫攜手三大“星二代”的青春片《秘果》的票房還不到千萬呢。
還有位影城經理對下跪求排片這個舉動非常不解。他告訴記者,拿《岡仁波齊》舉例,也是特別小眾的文藝片,而且演員全部是素人,口碑逆襲后,其宣發團隊一點也不猴急,也沒苦兮兮地求排片,采取的是檔期延長的對策,目前延至8月20日。所以大家預測最終票房應該可以超過1億元,這就是良性的市場行為。
國產片打出這種“下跪哭窮賣慘”式的宣傳策略,確實不是第一次了,在最近兩年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排片一不達期待,就各種花式賣慘。
2016年制片人方勵為《百鳥朝鳳》的下跪事件,讓國產片大打“苦情牌”的宣傳模式達到高潮,也讓影片從幾百萬票房一躍變成8600萬票房。但當年這一舉動確實是有點悲壯的,因為方勵是為已逝世的吳天明導演振臂呼吁。
2016年黑白默片《冬》在上映后票房僅收22萬元,制片人阿羅在接受采訪時苦笑說,“方勵為《百鳥朝鳳》已經跪求排片了,我們都開玩笑說,要不讓導演上個吊吧。”
今年5月底,《夏天19歲的肖像》制片人安曉芬在微博發公開信求排片,稱“給《加勒比海盜5》降低一些排片,一點都不影響它的票房,這樣巨大的排片差距,國產片真是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