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電影中設置了中西樂派的對立,不過孫老師告訴記者,她其實學的是鋼琴,她的圈子里玩民樂的非常多,揚琴、二胡、古箏等都有。記者采訪的三位“二次元少女”都涉足古風圈,徐工程師說,她入門是從《仙劍奇俠傳》游戲開始,喜歡里面一個角色,就想還原她。
■受訪者心聲
就像爸媽當年迷戀武俠 二次元愛好≠社交障礙
在記者的采訪中,雖然二次元小伙伴們對電影中表現出的臉譜化二次元也不滿意,但也能理解這些是為了戲劇沖突。接受記者采訪的幾位小伙伴也表示,雖然理解導演為了塑造人物、制造笑點進行了戲劇夸張,甚至人物設計的臉譜化,但片中那些對于“二次元”人群有意無意的邊緣化、孤立化,還是看得他們有點心塞。他們普遍表示,“二次元”只是一種愛好,就像他們的父母當年迷戀武俠小說一樣吧,并不會影響正常的社交和生活,大多數人都能在二、三次元之間轉換自如,二次元不等于社交障礙。
多說1句
從“不理解”到“欣慰一笑”
折射現實中交流與和解
二次元也好,古風民樂也罷,電影的內核始終是一群高中生實現自我價值的青春故事。但電影確實也提出了一個現象,如今二次元這種亞文化越來越走到大眾面前,對他們持什么態度,最為關鍵。記者注意到,“突破次元壁”是近年來的一大熱詞。接受記者采訪的二次元小伙伴都表示,確實也曾經歷過影片中那種家人與朋友的不理解,他們雖然內心渴望二次元被更多人了解和喜歡,但也認為,大家有不同的成長環境、不同的圈子,不理解很正常,不必強融,互相尊重就好。
而在電影里呈現的是家長從不理解到最后的欣慰一笑,其實寄托了一種希望,即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的交流與和解。好在現實生活中父母與“二次元子女”的愛好間,也并不是完全沒有交集。“我喜歡古風穿著,父母非常支持,因為我媽媽覺得中國傳統服飾很好看,鼓勵我穿。”張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