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護法》:口碑未能引爆票房
正在熱映的《大護法》,上映一周票房接近4500萬元,和之前兩部同為光線彩條屋出品的動畫電影《大圣歸來》、《大魚海棠》相比,這個成績算不上優秀,甚至可以說是暗淡。7月13日,《大護法》和《悟空傳》同日上映,首日排片率為13.2%,單日票房750萬元,在單日票房榜上位列第四。直到7月16日,《大護法》的日票房才上升到單日第三,收獲1144萬元,遠遠落后于《悟空傳》和《神偷奶爸3》。
《大護法》票房失意和影片的定位不無關系。《大圣歸來》主打“燃”,《大魚海棠》主打“情懷”,而《大護法》主打“成人動畫”。青少年兒童向來在國產動畫電影的觀眾中占據相當大的比重,而充滿暴力美學鏡頭的《大護法》本身就排除了很大一部分兒童觀眾。此外,《大護法》的題材不如《大圣歸來》那樣自帶IP屬性,也不如《大魚海棠》那樣有明顯的東方古韻,因此上映前后始終沒有引爆話題。雖然該片目前在豆瓣評分為8.1分,不少觀眾打出了五星好評,但始終未能帶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
客觀地說,《大護法》大尺度的暴力鏡頭以動畫形式呈現于大銀幕,這在國產動畫電影史上似乎還是頭一遭。片中提出了不少深刻的問題,比如自由與反抗,比如我是誰、我從哪里來?但如果拋開主題和隱喻,故事存在不少漏洞,在敘事上也存在缺陷,這也是不少觀眾對其詬病的原因。有觀眾看完影片后表示,該片說得好聽是多處“留白”,說得難聽則是無法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