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美國際影城世界城店市場主管李明輝表示,對于《明月幾時有》這樣的文藝片來說,10%左右的排片已經算不錯了。“它的題材偏歷史,受眾本身就小,再加上在宣傳上也沒有太大的動作,所以排片少也正常。”根據他在影院的觀察,大多數觀眾對這兩部國產片的評價都比較積極。
對于《明月幾時有》這類藝術片票房表現一般的現象,影評人徐元認為,這是無可厚非的,“藝術電影本來就不需要很多觀眾去消費,拿商業價值去評價偏藝術電影不合理。”他認為,業內和輿論不用特別為這個問題擔心,“這說明,藝術片導演還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得拍片投資,即使最后結果不賣座。比如《明月幾時有》的出品方博納影業,它可能采用了通過商業片掙錢來補貼藝術片的策略。”(記者 袁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