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拍攝班底如此簡單,但影片靜水流深的美學風格,高水準的工業化品質卻受到專業人士欣賞,接連斬獲第5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第53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及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等重量級獎項,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獲獎解說中如此評價該片,“《八月》,是一部氣質突出的作品,全片以非凡的影像呈現,透過一個小男孩的視角,旁觀大人的世界,然而它不只是一個男孩的成長,更是對人情世故、體制變革以及時代記憶的回眸與反思。”著名導演許鞍華表示:“影片的情緒是可以傳遞的。我是香港人,也一樣很感動。張大磊的技巧蠻‘鬼魅’的,本來應該很難‘騙’到我這樣的導演,但他做到了。”自媒體“毒舌電影”稱:“《八月》這部電影影像是非常精致的,跟大家看高水準的商業片沒有任何差別。”
對于頻頻得獎,張大磊表示,他只是想以初心拍一部簡單的片子,自己就是用最本能、最真誠的態度去創作,投射到電影中的,只有主創們的生活經驗和對生活的情感及態度,“可能這種方式是笨拙的,但是這是我們本能的感知。我希望做事情用真誠而不是用方法的人可以多一些,哪怕看起來有些笨拙。”
而選擇在被好萊塢進口片包圍的3月上映,面對超級英雄、史前怪獸的“圍攻”,張大磊坦言自己并不畏懼,“現在中國觀眾的觀影經驗越來越豐富,觀影水平也越來越高。中國一直不缺少好的文藝電影,文藝片已經有足夠的土壤,導演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八月》是為眾多‘80后’‘90后’觀眾提供了一條重回上世紀90年代好時光的‘窄道’,給國產電影帶來更多溫暖。”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您最想對1994年的自己說一點什么?”面對記者如此提問,張大磊笑談:“我會告訴他,你這樣就挺好,以后也挺好。”“會不會提前告訴他,2016年你的片子會得金馬獎?”“不會,萬一他不喜歡電影呢。”(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