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遺癥”是指人們在春節過后仍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的一種非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狀態;具體表現為:雖然回到單位上班或學校上課,但無心工作或學習;或禁不住打電話、或繼續宴請親戚朋友和同事,大吃大喝,以致弄得精神和體力透支,嚴重影響了心身健康和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下面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具體的癥狀表現:
1、其它一些呈現新特點的“節日病”留下的后遺癥
三峽在線注意到,曾經的春節長假,醫院里接診的“節日病”主要是酒精中毒、急性腸胃炎、外傷等,但是最近一兩個,春節的“節日病”卻呈現了新特點:醉酒者比往年減少,用眼過度引發的眼病、吃東西不小心導致的食道異物、受鞭炮驚嚇后的寵物傷人等明顯增多。這些可以說都是一些呈現新特點的“節日病”留下的后遺癥。
2、瘋狂購物
當我們年前準備過年物資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在超市大包小包地向購物四上面扔。今天,我們過完年后,當我們再進超市的時候,心中總是怕自己漏買了什么東西,依然大民小包地瘋狂購物,或許,只有當你走到收銀處的時候,才發現已經不再是排著長龍般的隊伍了,三峽在線估計也許這個時候你才發現,現在已經不是春節前的購物了,完全沒有必要如此大采購了。
3、習慣性打電話發短信
過完年后,三峽在線依然看到很多的人們手機一直拿在手上到處轉,而且見人就交流一下收到的經典短信,有時候甚至還會把自認為不錯的短信大聲朗誦出來給同事們,其實,很多人都在偷笑,這樣的短信我早就收到了不知多少條了!這或許是流行短信拜年時代給我們留下的后遺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