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明輕率表揚有害無益
據新華社華盛頓1月16日電(記者任海軍)多年來,“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觀念一直在美國教育界盛行并被各地教師付諸實踐——孩子們通常每天都會得到肯定,稍有表現就可得到言語等方面的獎勵。不過,任何觀念都不能絕對化,全美各地都開始對這一觀念作出反思。
《華盛頓郵報》16日報道說,美國越來越多的教師正摒棄這種“空洞的表揚”的做法。基于心理學以及大腦方面的研究,教育從業者們打算使用一些更精確、科學的“表揚詞匯”,以促進孩子們切實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并承擔更多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報道說,過去30多年的大量研究表明,輕率表揚對學生無益,反而會干擾他們的學習。“我們傾向于認為能將自尊拱手交給孩子,”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蘿爾·德韋克表示,“但常常事與愿違。”
德韋克在蒙哥馬利縣等地進行的研究顯示,夸獎孩子智力高,例如“你太聰明了”,通常也弊大于利——經常被夸獎聰明的孩子更容易逃避那些可能損害他們“聲譽”的困難任務,而被夸獎很努力、敢于冒風險的孩子更樂于接受挑戰并實現更大的成功,相信智力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可以通過學習新事物不斷發展的孩子,其長期表現也更佳。
這樣的結果具有科學基礎:大腦造影顯示,一個人學習和實踐新技巧時,其大腦皮層神經元之間的聯接會更加牢固,勇于接受挑戰的孩子更容易被激發出一種對成功的控制感。
報道援引《用獎賞懲罰》一書的作者阿爾菲·科恩的話說,大部分表揚會鼓勵孩子成為“表揚癮君子”,會導致他們依賴外界反饋而不能培養自身的判斷標準以及學習動機。
德韋克認為,告訴孩子何為優秀表現以及努力方向而非泛泛表揚,對教育從業者來說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