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身處何方,“地球一小時”2013 都在周六晚上八點半準時開始。在這一個小時里,活動參與者們將熄燈作為一項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
這項沿襲六年的傳統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其目的在于喚起人們對于環境問題的持續關注。不過,也有人認為它適得其反,因為在減少碳排放方面它能做的實在太少了。
“地球一小時”活動“徒勞的象征意義明白無誤地揭示出了如今自我感覺良好的環保主義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比約恩·隆伯格在給 Slate 雜志的一篇評論中寫道,“許多與會者點上溫馨的燭光,這看上去自然環保,但燒的還是化石燃料,而且其效率只有白熾燈泡的百分之一?!?/P>
伯克利地表溫度項目的齊克·豪斯法瑟說,“蠟燭比白熾燈泡在照明上更沒效率,點起足夠多的蠟燭,讓它們跟 100 瓦的燈泡發出同等的亮光,這反而產生更多的碳,但我們現在的問題并不在此。事實上,在‘地球一小時’期間,如果每個人都點起夠多的蠟燭,來替代原先燈泡的光亮,這實在有悖于初衷,因為屆時沒有一幢樓房是暗下來的!”
根據豪斯法瑟的計算,燃著的石蠟蠟燭每小時平均釋放 10 克左右的二氧化碳。而白熾燈泡如果熄滅一小時,其所能減排的二氧化碳從 14.5 克到 89.3 克不等,這取決于燈泡是 60 瓦還是 100 瓦,以及它是在低排放的加州還是在高排放的堪薩斯。另一些懷疑論者關心的問題在于,集體關燈并不意味著發電站也能減緩下來。那些依靠化石燃料的發電站仍舊處于“旋轉備用”模式,等待用電需求的回歸。
“電氣工程師還知道,設備甫一打開時需要的電流比正常運轉時大得多,”《福布斯》寫道,“實際上,‘地球一小時’在結束時更不利于減緩氣候變化,因為同時打開那么多設備會一下子產生潮涌般的電流,導致用電需求驟然飆升?!?/P>
但主辦方強調,“地球一小時”旨在提高人們的關注度,希望動員人們參與到組織方提供的其他全年活動中?!啊厍蛞恍r’并不打算成為一項節能減碳的活動,它是一個象征性的活動,”活動的官方主頁上寫道,“因此,我們并不涉及對能源或是碳減排水平的測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