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人口形勢的變化和人口政策的調整》報告掀起了是否應當放開二胎政策的討論。該報告提出,我國應實施“生育自主、倡導節制、素質優先、全面發展”的新人口政策。其中涉及的改革包括調整生育政策、投資健康和教育、注重農村地區兒童發展、統籌城鄉發展中的人口流動、激發老齡社會的發展活力、促進性別社會平等和加強家庭發展7個方面。
報告最受關注的便是人口學家指出應在全國分步實施放開“二孩”:第一步,在城市地區和嚴格執行一孩政策的農村地區即刻放開二胎;第二步,2015年,在實行“一孩半”(即有的地區第一胎為女孩的夫婦可以生二胎)政策的地區放開二胎,實現全國全面放開二胎的目標。
消息一出,爭議熱烈,正反陣營勢均力敵:支持放開二胎政策的家長們或者是愛孩子早就想生,或者是怕獨生子女孤單;對此倡議持駁斥意見的多從經濟角度出發,還有少數一部分對該提議基于的“缺乏社會勞動力”的現狀表示質疑;然而,更多的家長持保留意見,他們的觀點幾乎是一致的——“想生二胎,就是生不起啊!”
在智庫建議見諸報端后,社科院研究員接受采訪時表示,如若“當前公共服務措施不先行、不到位,放開二胎政策,百害而無一利。”公共服務措施,最為相關的包括醫療衛生、教育、社會保障等相關政策。道理很簡單,如果仍舊各類資源緊缺,需要大力爭取甚至希望寥寥,即便二胎政策放開,生二胎也不會被正值中年、頗感壓力的中青年夫婦們認為是個明智之舉。這點以當前允許“雙獨”家庭生二胎為例,寧夏銀川“雙獨”夫妻申請二胎指標的家庭寥寥無幾;安徽合肥每年審批的“雙獨”二胎指標只有區區幾例。 而在國外,許多國家以各種補貼鼓勵生育,效果卻不太理想。
如此一來,“放開二胎”政策是否是個悖論?一方面,真放開了但沒有相關扶持,真正想生二胎的爸媽們仍舊邁不出那實質性的一步;另一方面,特別想要二胎的爸媽早就疏通關節哪怕不惜奔赴境外生了出來,又或者在和戶籍制度巧妙周旋等待最終需要直面的那天;對于后者而言,政策對他們而言其實影響也不大;還有一類爸媽只想把愛給一個孩子,或者干脆就是丁克,那么不管是否有放開二胎的政策,對于他們而言也是打醬油而已。“放開二胎”政策實際上爭取的是第一類人群。政府如果下決心要改變人口老齡化現狀,為持久社會生產力奠定最基本的人的基礎,恐怕得先以實際舉措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