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3:驗光設備越先進越好
記者在走訪中還發現,無論是醫院眼科還是眼鏡店,進行驗光配鏡的地方有的使用的是傳統視力表,有的則是電腦投影的儀器設備。這種差別讓人心里犯嘀咕:會不會設備越簡單驗光效果越不準確呢?
對此專家指出,電腦投影是比較現代化的設備,受環境中光線的影響比較小;而傳統的視力表一定要保證光線充足,達到一定的照明條件。只要符合光照強度,兩種驗光方法的準確度是一樣的,因此消費者不必擔心。
還有消費者在正規醫療機構進行驗光后,為購買價格便宜的眼鏡,往往拿著驗光度數到其他地方購買眼鏡。對此眼科專家提醒人們,眼鏡的制作和驗光同樣重要,因此最好在專業機構驗光后同時依照瞳距配鏡,保證眼鏡的質量。合格的眼鏡應該是戴上后感覺舒適,視物清晰,不感覺頭暈。
誤區4:散瞳花時間沒必要
在很多眼鏡店,配鏡者都是在驗光后直接配眼鏡,戴上就走,往往忽視了散瞳這個環節。因為擔心流失顧客,或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很多眼鏡店也會省掉散瞳這個步驟。如在瑞昌明配鏡中心和福美達眼鏡店,工作人員都表示,不是初次配鏡的,都不必散瞳。
對此,眼科專家并不認同,認為散瞳雖然增加了配鏡時間,但可以讓配鏡的度數更準確。散瞳可以幫配鏡者確定是否存在假性近視,這樣配出來的眼鏡度數會更準確。而且,由于人的眼睛有自我調節能力,因此即使是已經近視多年的患者也可能存在假性近視。而以前視力穩定但在近期出現視力下降的、遠視的患者,剛剛經歷了繁重復習的學生,在配鏡前千萬不要忽略了散瞳整個步驟,以排除假性近視。一般來說,12歲以下兒童、遠視者一般要散瞳3天后才能配鏡。其他人散瞳的時間只需要40分鐘左右。
專家提醒暑期配鏡的學生,配鏡前最好到正規醫院眼科進行散瞳驗光,等到瞳孔縮小至正常后再試鏡。尤其是初次配鏡的青少年,一定要到專業機構進行驗光、散瞳、配鏡。
誤區5:漸變式鏡片人人適宜
記者發現,一些眼鏡店里還有一種漸變式近視鏡片,望遠處和看近處的度數有差別。這種眼鏡片尤其被推薦給眼睛發育還不成熟、近視還不穩定的學生消費者,而且價格比普通鏡片要高。銷售人員稱,這種鏡片看近處時主要使用鏡片中下部,因此這一部位鏡片度數低些;而看遠時視力通過的是度數稍高的鏡片中部。
不過專家提醒,不是人人都有必要選擇這種漸變式鏡片,這種鏡片也不是對所有人都有保護視力的效果,對有些人來說可能對視力有所傷害。因為這種鏡片對眼球的自我調節能力要求比較高,如果眼球自我調節能力有限,存在調節滯后等問題,配這種鏡片則不利視力健康。因此配這種鏡片一定要先進行專業的眼科檢查,看個人情況,即眼球的自我調節能力,如斜視患者就不能配這種眼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