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門診大廳發生慘劇 涉事手扶電梯有奧的斯品牌標志 當地質監及警方已介入調查
昨日上午,來自湖南的黃女士與鄧先生經歷了生命中最為痛苦的時刻,夫妻倆本來是帶著未滿2歲的兒子小軒軒到小欖人民醫院看病,未料到一場普通的感冒卻“奪去”了寶貝兒子的一條腿。
事故的元兇不是感冒病菌,而是醫院大堂的手扶電梯。截至昨晚10時,經過事發醫院的搶救,小軒軒已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斷腿也接上了。但醫生表示,病情還需進一步觀察,孩子仍有可能需重新截肢。
現場:
為尋斷腿扶梯被撬開
記者昨日接到報料后趕到事故現場——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門診部大廳。只見進門左手邊連接一二樓的一部手扶電梯已被圍起警戒線,一樓用一塊廣告牌遮住了入口,其他所有手扶電梯也已暫停使用,出事電梯底部被撬開。鄧先生說,為了找到被卷進去的斷腳,救援人員撬開了靠近地面的幾節梯級,前后共花了約 30分鐘才找到。
驚魂:
母親目睹兒子腿被夾斷
究竟整個事故是怎么發生的?在小欖擺攤賣服裝的鄧先生夫婦回憶說,這幾天孩子感冒咳嗽,昨天兩口子就帶他來醫院看病。在門診醫生的建議下,孩子拍了肺部X光片,鄧先生一個人留在一樓等候拿片,黃女士則帶著小孩到樓上去逛逛。
11時15分許,黃女士牽著小軒軒搭電動扶梯下樓,下到一半時,站在媽媽右側的孩子突然大哭起來,黃女士猛然發現孩子右腳被電梯夾住了,驚慌失措的媽媽毫無辦法,眼睜睜地看著電梯下到一樓,孩子右腿膝蓋以下全被卷了進去。黃女士抱著孩子當場癱坐地上,哭成淚人。
鄧先生聞聲趕來,只見孩子右腳膝蓋以下血淋淋的已不見了一截,白色骨頭清晰可見,血流了一地。隨后,醫護人員趕到,將孩子抱走進行搶救。
處置:醫院全力搶救 事因及責任待查
昨日事發后,小軒軒迅速被院方送往搶救。醫方一名負責現場協調的陳醫生表示,目前挽救孩子的生命是首要的,其他事項還不方便透露。昨晚10時 20分,經過漫長的手術后,院方告知鄧先生,孩子斷腿已經接上了,比原來短了3~5厘米,雖然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傷情還需進一步觀察,若恢復情況不理想,依然隨時面臨著重新截肢的危險。
在出事電梯的二樓入口平臺處,記者發現踏板刻有“XIZI OTIS”(奧的斯)的英文標志,記者隨后致電奧的斯電梯客服熱線,客服人員回應稱,經核實,該醫院的電梯目前與奧的斯公司沒有在保關系。
昨天下午3時,中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多名工作人員到場對涉事電梯進行檢查,相關人員表示,目前還在調查階段,沒有形成結論,不便透露具體情況。
記者了解到,警方也在事發后很快抵達現場,事故的具體責任仍有待進一步深入調查。
專業人員:
學齡前兒童搭電梯應由家長抱著
記者昨天咨詢了負責廣州一大型超市電梯維修和日常安全的電梯機械高級工程師霍家文。他表示,讓還不懂事的小孩直接站在手扶電梯上絕對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手扶電梯是大型機械裝置,存在運動部件,不論梯級與圍裙板如何貼近,總會有一定的間隙。”霍家文說,不少手扶電梯都在梯級邊緣噴涂了黃色標線,目的就是提醒乘客腳不要越出警示范圍,但很多人并沒有留意,每年都有不少意外發生,其中尤以小孩和老人為眾。霍家文提醒,小孩及老人搭乘手扶電梯時一定要有其他成年人陪同,學齡前的孩子更應盡量抱著,盡可能減少孩子接觸梯級的機會,更不能讓孩子單獨搭乘電梯。
延伸閱讀
“新國標”要求梯級與圍裙板安裝掃裙條
據了解,我國去年已出臺新國標《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GB16899-2011),在過渡實施一年后,新標準將于今年8月1日起強制推行,其中對電梯梯級與圍裙板之間需要安裝毛刷式掃裙條有了明確的要求。
記者留意到,發生意外的手扶電梯并無這種阻隔設施,這會否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
對此,廣州市特種設備行業協會電梯專業委員會主任余國勛介紹,以往的安全標準的確沒有要求加裝這一裝置,新的安全規范作此要求,目的就是減少意外發生。
小孩穿“洞洞鞋”乘電梯易被夾腳
回顧此前各地發生的小孩搭乘手扶電梯發生意外的事故可見,不少都與廣泛流行的“洞洞鞋”有直接聯系。昨日發生慘劇的小軒軒,當時也正好穿著一雙 “洞洞鞋”。美國電梯專家拉克斯曾指出,“洞洞鞋”材質過軟,容易變形,一遇外力會從腳上脫落,易被電梯“齒牙”夾住,腳部卷入后引發截趾、骨折、皮膚脫落、挫裂傷和神經損傷等傷情,因此建議5歲以下的孩子在乘坐電梯或去游樂園時盡量別穿“洞洞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