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兒童是香港媒體發明一個詞匯,指在香港出生的、父母雙方均非港民的孩子,母親大多為中國大陸婦女。由于越來越多的大陸人來港產子,香港的醫療和教育資源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2012年,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字顯示,3歲左右的“雙非”兒童人數已由2003年的709急升至2.98萬,9年間激增41倍。另據中新社報道,去年全香港有約9.5萬名嬰兒出生,其中雙非嬰占約3.7萬名。
據香港統計處在過去5年內的意向調查顯示,20%到港產子的內地孕婦打算送子女來港讀書。按此推算,2012年9月赴港讀幼兒園的“雙非”兒童人數估計在1700至6000之間,涉及學費資助最多約1億港元。
數以萬計的“雙非”兒童回流香港上學,給香港教育體系帶來沉重壓力,其中連接深圳和香港邊境的北區更為嚴重,大批學童每天跨境就學,導致幼兒園和小學新學年共缺少大約3000個名額。香港本地人抱怨自己是納稅人,卻沒能優先享受到當地政府的資源。
香港衛生局長周一岳4月16日表示,香港明年或禁止大陸孕婦在公共醫院生產,以緩解當地產房待產者過多的狀況。2013年,所有公共醫院的產科服務可能會預留給本地孕婦。
此前,香港特別行政區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也表示,香港私立醫院應不再接受大陸孕婦,而她們的嬰兒將不再能獲得該市的永久居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