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引才“大禮包”力度有多大?
記者:地方在吸引高校畢業生方面有哪些新舉措?
叢向群:近年來,不少地方面向高校畢業生密集拋出引才政策大禮包。個別省份還從省級層面出臺了專項舉措,如湖北的“我選湖北”計劃。其他多數省份政策主要集中在城市尤其是二線城市層面,如成都的“蓉漂計劃”、鄭州的“智匯鄭州”、南京的“寧聚計劃”、西安的“5531計劃”等。一些三四線城市也有相應政策支持。
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放開落戶。各地普遍放寬了應屆畢業生就業創業落戶條件,武漢、西安等城市還提出落戶“零門檻”,畢業生憑畢業證“先落戶后就業”。二是住房保障。南京、成都、長沙等多地通過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給予購房租房補貼資金支持、購房放開限制條件等措施,加大對畢業生租房和購房的政策支持。三是生活補貼。鄭州、杭州、東莞等城市對高校畢業生提供一定期限金額不等的生活補貼,幫助他們減輕生活壓力。
從政策可以看出,東中西部的城市都有大力度的政策舉措。這些政策普遍聚焦戶籍、住房等畢業生就業創業中需要解決的流動性障礙和現實困難,既為畢業生穩定就業創造了條件,也有利于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這輪政策也是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的有益補充和完善,與引導畢業生基層就業政策一脈相承,為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了新契機。與此同時,各地還應健全引才育才用才體制機制,推進人力資源與產業協同發展,讓畢業生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劉鵬程:2018年陜西省高校畢業生人數達36萬人,全省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拓展多元化就業渠道,鼓勵更多高校畢業生留陜來陜就業創業。
一是持續深入落實就業創業政策。今年,人社部門出臺了新的《陜西省就業見習管理暫行辦法》,將就業見習作為促進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方式,給予見習畢業生每人每月1200元的生活補貼;對用人單位留用見習畢業生比例不低于50%的,給予單位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留用補貼。擴大了“陜西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基金”受惠面,有創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高校在校碩士及博士生,最高可申請個貸10萬元、合伙50萬元的無息貸款。
二是切實增強就業服務針對性。全省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根據畢業生就業的不同階段,為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創業服務:在畢業生離校前,聯合高校開展有針對性的校園精準服務行動和就業創業指導活動,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相關補貼的審核發放工作;及時了解未就業畢業生需求,幫助制定個性化就業方案。
三是大力扶持創業帶動就業。各級人社部門面向有創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畢業學年高校畢業生,積極開展創業培訓,針對不同創業項目和創業活動不同階段,建立多樣化的培訓模式、多層次的培訓內容,注重提高培訓效果。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支持,運用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孵化項目補貼等扶持政策,充分發揮陜西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基金貸款作用,多渠道助力畢業生創業創新。
四是著力加大就業權益保護。通過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嚴厲查處虛假招聘、違規收費、“黑中介”等違法違規行為,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