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商機
勇于嘗試3D創業
新艾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由學生團隊和福州大學產業集團聯合成立,從事3D打印服務及打印設備開發的創新型企業,公司前身是福州大學“小平科技創新”團隊。在隊長鐘劍鋒的帶領下,現有的10名成員以本科生為主,來自2012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林少揚就是其中一員。
林少揚正在用3D打印機打印礦機底座。
據林少揚介紹,他們的團隊早前專注于為企業制造設備,先后成功解決了多家中小企業的技術難題。但由于設備制造項目難、自主性差,學生團隊的時間又有限,效益并不明顯,因而他們決定試水科技服務新領域。
去年4月,團隊瞄準3D打印技術的商機,開拓了個性化3D打印服務和3D建模服務,并成立了工作室。工作室現有5臺不同型號的3D打印機,均是團隊成員自主研發的,有著比頭發絲還細的精度。
拓展應用
尋找盈利模式
從事3D打印的企業越來越多,如何從中脫穎而出,就成了團隊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們希望讓3D打印服務千家萬戶,拓展應用比賣設備更能達到目的。”林少揚告訴記者,基于高校有著方便管理、成本可控的優勢,他們首先將目光瞄準了在校大學生。除了為科研試驗室打印零件,他們還研發了很多創意禮品,其中3D浮雕燈和變色玫瑰花最受學生群體的歡迎。
昨日采訪時,林少揚向記者展示了一款利用激光切割和3D打印技術制作而成的浮雕臺燈。臺燈的主體框架利用激光切割而成,四面分別放置了一張有質感的浮雕照片。打開臺燈,照片的圖案就會凸顯出來。別看照片雖小,卻需要8個小時才能打印完成,扣除成本,幾乎賺不了什么錢。“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挖掘潛在消費群體,增加客戶基數。”林少揚說。
除了開拓大學生市場,團隊還和教育培訓機構合作,開設3D打印課外興趣班,教授3D打印的原理,并指導中小學生設計個性化的機器人。
將設想變現實
團隊還差一桶金
不過,這距離團隊的最初設想還是有一定差距。林少揚表示,他們的創業項目《3D狂想曲》還有一個重頭項目沒有完成,那就是提供線上3D資源服務。
“消費者只需要在電腦或手機客戶端下載使用公司網站和APP手指建模系統,就能夠自主選擇想要打印的模型,還可以根據公司提供的子零件模型設計出自己喜好的、獨一無二的模型。同時,我們也會建立線下系統服務點。消費者將三維圖紙發送到打印機上后,可選擇離自己最近的打印點,利用公司自主研發的一鍵打印技術進行打印。”林少揚說,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自助操作,輕松實現隨時隨地打印。
2015年5月,《3D狂想曲》曾入選福建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立項計劃,同年8月獲得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特等獎,9月獲得福建省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
然而這樣一個獲得省內多項榮譽的項目構想,至今仍是一個空架子。說起其中的癥結,林少揚表示,沒有技術力量和資金支持是主要原因。“團隊成員大多是做硬件設備的,對軟件開發不太了解,我們也希望能引進軟件研發人員,但是以團隊目前的能力,可能無法負擔他的工資,更不用說研發產品所需要的前期投資了。”林少揚告訴記者,這是很多大學生創業團隊都會面臨的問題,也是很多團隊曇花一現的原因之一。
目前,團隊正在積極地和一些企業洽談,希望能找到雙方都認可的投資模式,將創業想法落到實處。(記者 陳若凡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