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考源:學記憶源于高考前背書難
如今記東西輕車熟路的甘考源,練習超強記憶卻是源于高中讀書時背書困難帶來的困擾。高考前感覺背完就忘的他心里壓力很大,于是上網嘗試搜索提高記憶的方法,并用自己覺得有趣的記憶法來背課本知識,發現卓有成效,由此對各種記憶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到了大二,甘考源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第一次報名參加了世界腦力錦標賽廣州城市賽,沒想到最后還拿了幾個單項前三,總排名第五,后來一路參加中國賽、世界賽,最終拿到“世界記憶大師”的稱號。
如今,每次比賽前,甘考源每天都要花五六個小時訓練,在不斷受挫中不斷地挑戰自己的極限。
對于今年舉辦的首屆亞太記憶大賽,甘考源感覺比較忐忑——因為兩位對手實力強勁。在首日比賽中,甘考源比分落后不少,第二天幸好在聽記數字項目上超常發揮,將與第一名的差距縮小到58分,最終獲得全場總亞軍,世界排名升至第六位,而且在30分鐘內正確記憶18副撲克牌,打破了世界紀錄。
甘考源告訴記者,記憶比賽最吸引他的,是有機會跟國內外頂尖記憶大師們同臺競技。有趣也是他愛好的出發點。外表上看著有些內向的甘考源,在生活里是個愛跳街舞、學彈吉他,還會B-Box的多才少年。“我只要感覺一樣東西好玩,就會去學。”
記憶法對他而言,也是生活中的一個興趣愛好。“學了記憶法之后,感覺自己依然是一個普通人,也沒有太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只不過這種記憶能力對自己生活學習有所幫助而已。”他說,“也會更自信,之前性格可能更內向一點,在有了一技之長以后會更有底氣。” 他總結道,之所以能取得現在的成績,“一靠勤奮,二靠天賦。”
談到未來,甘考源表示以后有可能從事教育培訓類職業。他表示,記憶法探討的是轉變記憶的思維模式,教人如何記得更高效、更輕松。而邏輯分析等還是要靠原來的教學模式。“如果一個老師教的東西正確的話,會對孩子的成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