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是沈陽市中小學校實行“彈性離校”政策的第一天。學生參與程度怎么樣?留在校的學生都做些啥?家長們反響如何?沈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實地探訪兩所小學一所初中,帶您了解各學校如何實行“彈性離校”。
應昌街小學:
下午4點半離校占80% 每周一次自選放學時間
“我們學校以前允許學生下午4點半離校,但部分學生4點半之后還要到校外找托管班,現在他們的這個問題解決了。”昨日,鐵西區應昌街小學實行彈性放學第一天,該校副校長李全介紹,由于學校實施最晚到17時30分的彈性放學政策,讓該校約300多名學生可以告別校外托管班,在教室等待家長。
副校長李全介紹,該校共有學生1601人,在實施彈性離校前,學校對學生家長進行了摸底調查,針對家長的需求制訂彈性離校方案。“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希望4點半離校,本著自愿申請、完全免費、保證安全、趣味多元原則實施彈性放學。”昨天該校學生于下午3點半、4點半、5點半分三批離校,從現場情況來看,下午4點半離校的學生最多,占全校學生80%左右;3點半離校的學生最少,每個年級只有幾人;其余兩成學生則選擇在5點半離校。
在16時30分-17時30分時段,該校將每個年級剩下的幾十名學生編成一個班級,每天配備值日教師統一管理。“每周四天彈性放學時間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一天放學時間和其他三天不同。”李全介紹,這樣的安排讓學生的時間更加靈活,可以根據自己的課余活動合理規劃時間。
文藝二校總校:
多數參加第一時段托管 第二托管時段可隨時接
“現在還有幾個沒接走的學生,我們實行‘彈性離校’就是為了方便家長接孩子,在時間上體現出‘彈性’的特點。”昨日18時20分左右,沈河區文藝路第二小學副校長姜穎介紹,實施彈性放學第一天,該校部四、五、六三個年級共1700多名學生,幾乎100%參與第一時段托管,約200名學生參與第二時段托管。在第二時段托管中,學校為了方便家長,實行家長隨時到校隨時憑“家長接送卡”入校接送學生原則,最大限度為家長提供方便。
該校實行的“彈性離校”分為兩個時間段,第一時段由老師帶班答疑解惑,從15時30分放學到16時30分;第二時段由16時30分到18時(冬季到17時30分),根據報名情況按每班級40人,編成五個班。
最體現“彈性離校”特點的是在該校第二時段托管期間,家長隨時到校都可以接學生放學,而沒有統一時間。姜穎說:“為此我們做了‘學生信息卡’和‘家長接送卡’,分別發給學生和家長,家長憑卡入校、再和教師核對信息接走學生,保證學生放學時間最大‘彈性’。”
134中學:
學生請教老師更方便 小伙伴兒之間更親密
沈陽市第134中學,全校三個年級學生只有幾十名同學沒有參加第一階段自習,“彈性離校”制度在學生和家長中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記者在學校也看到,當往常的“放學鈴”響過后,學生們并沒有離校,而是在短暫的休息后,繼續在教室自習、接受輔導。
134中學副校長傅巍川介紹,按照學校情況和家長意愿,學校按照3個年級實行差異性“彈性離校”制度,七年級學生由16時30分至17時30分,由班主任帶班培養學生學習習慣、訓練思維;八年級學生在16時30分至18時30分進行兩節自習課,包括語文、數學、外語、物理、生物、地理等科目,由各科老師輔導學生;九年級學生離校時間為19時。
第一天參與“彈性離校”,七年十六班學生王璽寧有些興奮,“剛問了老師一個關于英語祈使句的問題,這比通過手機查詢更清楚詳細,而且我們剛到新學校,這樣能更好地和同學們交流。”王璽寧表示,他很喜歡留校上自習。
對于“彈性離校”的評價,家長最有發言權。昨天放學,134中學門口一位來自雙職工家庭的學生家長就表示,“彈性離校”實施前,每天都要麻煩年邁的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學,很不方便。“父母不會開車,只能坐公交車,耽誤時間還不方便。”而“彈性離校”實行后,孩子在校寫作業,效率自然大大提高。(記者 王月 文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