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積厚流光,源遠流長
為了讓同學們銘記中國歷史,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支教隊成員徐禎陽開設了一門歷史課,在中國古代的眾多朝代中他選擇了清朝。“清朝是中國古代的最后一個朝代,距離我們比較近,而且現在很多影視劇拍攝的題材都是關于清朝的,學生們聽起來比較容易產生興趣,有助于他們理解。”對于選擇清朝的原因,徐禎陽這樣解釋道。
課堂上,徐禎陽主要從建筑、服飾和文學三個方面介紹了清朝。“清朝的宮殿就是我國著名的建筑,故宮。大家可以看到它的色彩十分豐富,各種雕飾栩栩如生,這是那一時期中國建筑的主要特點。”
在看到故宮的圖片后,同學們紛紛表示,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去故宮看一看。旗袍是中國的傳統服飾,有學者認為其是由清代旗女的袍服發展而來的。提到服飾,在場的女同學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旗袍好漂亮,我喜歡這樣的裙子。”“旗袍在民國時期受到熱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西方先進思想的傳入,一些女性勇敢追求解放,追求男女平等,旗袍類似于男性所穿的長衫所以開始流行起來。男女平等這一觀念如今已十分普遍,但社會上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現象,老師希望你們可以通過旗袍牢牢記住這一觀念。”徐禎陽說道。
在被問到是否知道四大名著和《紅樓夢》時,學生們都作出了肯定回答,但被問及是否看過《紅樓夢》時大多數學生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也有許多學生表示他們是今天才知道《紅樓夢》的作者是清朝人的。
“我很喜歡今天的歷史課,我之前了解的清朝只是影視劇里的清朝,并不知道原來清朝有這么漂亮的服飾和建筑,也不知道清朝就是中國古典小說發展的高峰時期,雖然我沒看過四大名著,但是老師說他們帶來的捐贈給學校圖書館的書中有四大名著,圖書館可以借書后我一定會去借來看一看。”
歷史課下課后一位學生在接受采訪時說道。在解釋為什么要開設這門課程時,徐禎陽說:“歷史是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財富,需要被銘記。傳統文化也需要一代一代的傳承方能經久不衰。我希望學生們可以通過這門課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將我國文化的精華繼續傳承下去。”
中國傳統文化之大美,美不盡言,美不勝收。傳統文化含英咀華,星光支教隊懷著赤子之心讓鄉村小學的孩子們走近國學,感悟國學,體味國學。(通訊員 尹嘉怡 唐銘爽 高書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