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經歷
第一次校園貸
用途:購物
商品總價 2.8 萬元,還款額近 6 萬
記者了解到,最初,小亮是在校園里張貼的廣告上看到校園貸的信息。
2015 年 10 月,剛入學不久的他在一家名叫"趣分期"的平臺,購買了一臺 64G 的 iPhone6 Plus,價格為 6888 元,可以分 24 期付款,但有利息。據小亮回憶,校園貸平臺要他提供身份證、學生證、聯系方式,除此之外,還要提供家人和朋友的聯系方式。他算了下賬,兩年本金加利息最終要付 8200 多元,而自己當時每月生活費 2000 元,"以為還錢很輕松"。
可漸漸地,小亮發覺自己沒有能力還清這筆錢,他就拆東墻補西墻,從其他校園貸平臺上借錢來還。
嘗到分期消費的甜頭之后,小亮開始在各種校園貸平臺上購買電子產品,比如音箱、手機等。加上好面子,平時消費高,他甚至 3 個月就換一部新手機。到 2016 年 6 月,他已經在近 20 個網貸平臺上購物或者借錢還款。所有商品加起來價值 2.8 萬元,而總還款額達到近 6 萬元。最后,小亮只好找家人湊錢償還。
但這次教訓并未阻止他繼續借貸,后來,家人又湊錢替他還了 9.8 萬元。
從網貸到私貸
用途:旅游、還錢
借款約 7 萬元,到手只有 5 萬左右
今年 6 月底, 大二的小亮在一家公司實習。公司安排他去西藏出差, 除了工作,他還想去景區旅游,"可已經開始工作了,不好意思開口向家里要錢。"小亮只好再次投入到各種網貸平臺中。小亮稱,他又在網貸平臺上共借款 4.5 萬元。眼看著借款陸續到期,錢還不上,就有貸款中介主動聯系他,做"上門生意"。
貸款中介推薦小亮從網上打借條。小亮稱,這種打借條的方式,實際就是"網上私貸",中介負責讓出借人和借款方取得聯系,在網上打借條。而據小亮稱,要求比之前的網貸平臺更多。想用打借條的方式借款,不僅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等信息,還要將自己的通訊錄備份給對方。如果到期不還,就會有人"轟炸"通訊錄,短信告訴通訊錄上的所有人,他曾借錢不還。除此之外,借款單上的年化利率大多寫 0%~2%,但實際上到手的錢只有借款條上金額的七成,"比如到手 2500 元,條子上打 3600 元,7 天還"。
最終,他從私貸平臺借款約 7 萬元, 而到手只有 5 萬左右。
從線上到線下
用途:還錢
借款 4.5 萬,最終要還十多萬元
而"網上私貸"并不夠償還借款,他只好又找線下私貸,"為了還錢,想盡辦法借錢,不管它利息多少。"最后,小亮通過線下私貸到手的錢共 2.78 萬元,還款額則達 6.165 萬元。算下來,他通過各種方式到手的錢有 8 萬元,而未還的借款已經接近 11 萬元。
記者了解到,小亮一家經濟條件并不寬裕,母親已經退休,父親也因身體原因不再工作。目前,家里的生活來源就靠母親一人的退休金和親友接濟。再加上之前幫小亮償還近 16 萬元校園貸,家里已無力再償還。
政策監管
暫停網貸機構
開展校園貸業務
今年 6 月 28 日,中國銀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說,各地金融辦(局)和銀監局要在前期對網貸機構開展校園網貸業務整治的基礎上,協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杜絕網貸機構發生高利放貸、暴力催收等嚴重危害大學生安全的行為。
現階段,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逐步消化存量業務。要督促網貸機構按照分類處置工作要求,對于存量校園網貸業務,根據違法違規情節輕重、業務規模等狀況,制定整改計劃,確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確退出時間表。
對拒不整改或超期未完成整改的,要暫停其開展網貸業務,依法依規予以關閉或取締,對涉嫌惡意欺詐、暴力催收、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移交公安、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警方提醒
高利貸不受法律保護,超出銀行利率 4 倍的利息,法律也不認可,所以小亮可以和出借方協商還款事宜。同時提醒在校學生,不能不計后果借款消費,出了事更不可以死解脫。(記者 蔡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