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歲的范澤一是北京一所外國語高校的大學生,開學將升入大三。但8月3日,在吉林老家過暑假期間,范澤一留下遺書后出走,家人隨即報警,兩天后,警方在距離范澤一老家30公里外的一處河流,發現了一具男性尸體,經過DNA比對,8月16日,警方出具了一份“死亡證明”,確認死者是范澤一,死亡原因為“溺死”。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范澤一生前,曾深陷校園貸。范澤一的父親范立君告訴北青報記者,恢復范澤一的手機卡,讀取信息后發現,范澤一此前曾在多個網絡借貸平臺上借款,但都是無形的“高利貸”,累計13萬余元,其中一筆借款數額為1100元,但一周后需要還1600元,一周的“利息”高達500元。
此外,范澤一生前還多次遭到催債者言語威脅,稱要將范澤一“欠債不還”一事,發到其學校的貼吧、論壇上,并威脅稱要告訴學校的領導和輔導員,傷害家人等。對此,范立君稱,“孩子是被這些催債的(人)給逼(死)的。”
8月18日,北青報記者從范澤一父親范立君處了解到,17日晚,蛟河市公安局已經受理了“范澤一人身安全被威脅”一案,并向范立君發送了《受案回執》。“公安局已經成立了專案組,在調查我兒子的死和校園貸的事情,希望能盡快有結果。”但他表示,即使在兒子“因校園貸一事留遺書自殺”被曝光后,8月18日上午,他仍然收到了多個借貸平臺的催債電話和短信。
溺亡前留遺書稱“承受不住了”
北青報:范澤一失聯當天,是什么情況?
范立君:那天是8月3日,中午時,他出門了,下午打他手機,沒人接,家里人開始找他。傍晚的時候,看到在客廳的桌子上,很顯眼的位置,孩子留了一封手寫的遺書,給我們家里人的。我和他媽媽從外面趕回來,之后立馬報警了。
北青報:警方什么時候給了你們范澤一的消息?
范立君:8月5日那天,說在蛟河市新農街大架子江邊,發現了可能是我兒子的尸體,然后做DNA鑒定,確認的。那個地方離家里30多公里,我們推測,應該是孩子跳河,趕上蛟河漲水,順著水,尸體淌過去了……
北青報:家人發現的遺書里,是什么內容?
范立君:他就說,對不起我們,讓我們受苦了,“一步錯,步步錯”,說不該這樣,“如果能重來,也不再這樣”,還提到他“已經承受不住了”……
北青報:你當時知道他指的犯錯、“承受不住”是什么意思嗎?
范立君:剛看到的時候不知道,直到8月3日晚上,收到了好多催債短信和電話,才知道,孩子之前應該是借了好幾個校園貸平臺的錢,陷入校園貸的陷阱了。可能我兒子失蹤后,電話打不通了,他們就打到我和孩子媽媽手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