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期,找一份靠譜的實習是很多大學生的愿望。今年夏天,來自全國59所高校的216名大學生實現了這個愿望,而且實現得有點讓人“眼紅”——在“高大上”的國家部委進行一個月的政務實習。
他們能有這樣的實習機會,正是得益于中央國家機關大學生(“紫光閣”)實習計劃,這個項目由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共同主辦,今年已是第四年。
對公務員群體的重新認識
在國家部委工作是一種什么體驗?大學生們沒有機會深度接觸國家部委,因而覺得格外神秘。
“真是機會難得!”吳晉是蘭州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最近他在國家林業局宣傳辦新聞處實習。吳晉每天早上不到8點就到辦公室,盡管沒人要求打掃衛生,他還是會趁著人少時迅速完成。他覺得這是一種態度和意識。
對于西部的大學生來說,找實習崗位算是“痛點”——西部企業不如東部發達地區多,進入當地政府部門實習也沒有渠道。因此,吳晉格外珍惜這個機會,他覺得這次實習不僅是個人行為,也代表蘭州大學的形象。
“一屋子不同層級的機關干部,從早上8點開始在會議室里,把文本投在屏幕上,一個字一個字推敲。大家不拘束,有時走來走去,想到好的點子時會高興得手舞足蹈。”在國家稅務總局教育中心實習的葛夕琳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
來之前,在這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生的印象里,公務員“一張報紙一杯茶”,貌似很清閑,但事實正好相反。“我是親眼看到帶我實習的老師們都累病了,眼睛通紅,而且有休假機會的也說‘不休了’,或者只休息一天,都想著趕緊把手頭的工作做完。”她說。
葛夕琳認為,這次實習消弭了自己對公務員群體的誤會,“他們身上的擔子真的很重,在國家部委層面工作,如果一旦馬虎,造成的后果將不堪設想”。
國家稅務總局教育中心主任王蘭認為,“紫光閣”實習計劃提高了中央國家機關在青年學生及社會公眾中的透明度,也為大學生搭建起高校通向社會的橋梁,將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大學生綜合能力素質。
團中央學校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紫光閣”實習計劃的初衷在于讓大學生了解體驗中央國家機關運轉狀況,進而了解國家治理體系。
體驗式實習進行職場“預習”
1993年出生的丁小行,是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農業信息化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這一次他在國家林業局實習。他坦言,這為他畢業之后的人生選擇進行了一次“預習”。
“我上大學的時候,曾經迷茫了很久,現在結合自己的情況,目標也定了。”他打算先考選調生——去基層工作。
有些優秀大學生家在縣城或者農村,最苦惱的就是缺少指點——父母閱歷有限,難以給予有效的指導,只能靠自己的實踐來摸索。而這次實習中,部委的工作人員能與同學們直接交流,并給他們提供個性化的職業建議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