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準大學生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引發社會關注。馬上要到開學季,騙子們又將黑手伸向了涉世未深的學生。由于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特別是大學新生初到大學校園,很容易被詐騙行為迷惑,導致各種人身、財產損失。
騙子進宿舍 借手機續費騙錢財
入學報到時,學生們常常會遭遇到各種推銷行為,甚至有些不法分子會想辦法進入宿舍,聲稱自己是學生或與學校合作的公司,以推銷的方式騙取學生財物。
小徐是昌平區某高校的大一學生,今年3月,他在宿舍休息時,一名男子敲門進入他的宿舍,自稱是中國移動的工作人員,稱自己是上門為學生辦理手機卡續費延期。
由于在入學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們都曾為了使用方便,重新辦理過北京本地的手機號碼,因此工作人員的來訪并沒有引起小徐的疑慮。加上該男子在為他們“辦理業務”時,還要求他們填寫過一份看起來頗為正規的表格,這讓小徐更加信任這名男子。
在該男子的介紹下,有20余名學生辦理了所謂續費延期的業務,并分別向該男子支付了數百元不等的現金。
但在該男子離開后,小徐的同學小楊感覺到不妥,便致電移動公司客服,詢問相關業務的辦理情況。移動客服告知小楊,移動公司并沒有推出相關續費業務。小楊又向該男子聲稱就職的營業廳詢問,營業廳答復稱并沒有這位工作人員。
發覺異常的學生們選擇了報警,很快,警方便將嫌疑人任某抓獲歸案。
任某并非校內學生,但他為何能進入學生宿舍?任某稱,他從網上搜索到了該學校的校園卡圖片,并自己制作了一張假校園卡。在進入宿舍時,他將卡片在宿舍管理員面前一晃而過,管理員并未仔細查驗,于是任某順利進入了宿舍,并實施了詐騙。為了偽裝自己,任某還特意制作了“業務登記表”,以取得學生的信任。
經審理,昌平法院認為,任某騙取二十余名學生共計人民幣10600元,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故一審判處其有期徒刑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一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