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條“安徽皖西學院千余名學生暑期留校備戰考研”的消息在微博等自媒體平臺廣泛傳播,并配有學子在圖書館自習室、夜晚在校園內路燈下看書學習的照片。
中國青年網記者于8月14日致電該校學生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網傳信息均為真實,暑期學校共有2100名學子留校,有1500余名學生留校備戰考研。針對學生們暑期留校考研熱潮,學校表示會大力支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便利。
圖為皖西學院暑期留校考研學子中午在考研教室休息。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康金標 提供
學生:暑期留校備戰考研 歷經酸甜苦辣
清晨5時許,皖西學院校園里回蕩著郎朗的讀書聲,喚醒了還在沉睡中的學校。他們是來自皖西學院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考研學子。
今年暑假,皖西學院有1500余名學生留校備戰考研,學校開放的自習室、教室每天都人滿為患。夜晚的校園里,有燈光的地方就隨處可見抱著書本背誦的學生們。而在他們努力考研的背后,還有一些歷經“酸甜苦辣”的奮斗故事。
正在學校備戰考研的張曉風告訴記者:“前兩天給家里打電話,當時恨不得立馬飛奔回去,但是走進自習室看著那么多埋頭奮斗的同學,就放棄了回家的念頭。”
像張曉風這樣,準備考研后沒回過一次家的學生不在少數,很多人都選擇留在學校,泡在圖書館,為心中的理想學校努力著。留校學習對于考研黨來說,意味著高效率、高動力。
問及留校備考的原因,在校備考的學生們紛紛表示:“待在家里誘惑太多了,同學約出去玩一波,晃晃悠悠時間就過去了。”“在學校看著那么多人都在認真學習,心里就會有壓力,同時產生努力的動力……”。
“早上六點到七點,晨讀是我們考研黨的慣例,在安靜的自習室里,早上這個時間大家也都形成了背書的默契。”文化與傳媒學院康金標告訴記者,對于“考研黨”來說,早晨六點坐在自習室里打開書本晨讀已經是家常便飯。
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謝智勇笑稱自己是鬧鐘的“鬧鐘”。“每天自然醒的比鬧鐘早,寢室就是用來睡覺的。”而午休時間,大多數學子會選擇趴在圖書館休息,直接與書本共枕。
考研結束后,多數學生賣掉了輔導資料,但卻一直珍藏著那個陪伴自己度過考研時光的“小板凳”。該校法學專業的考研學生表示:“對于我們專業的人來說,海量的東西要背誦,在板凳上的時間比在床上都多。”對于不少學生來說,陪伴自己一路堅持的除了“小板凳”,還有一塊奮斗的“研友”。
“你今天題刷完了嗎?”“加油,好好看書”“走,吃飯去”,這是研友間每日的常用語,分享學習進度、相互鼓勵、相互督促,相互陪伴使得“研友”成為大多數考研黨的精神支柱。
謝智勇說:“研友之間可以溝通學習進度,自己學習有時候會因為進度太快有些地方沒有看仔細或者是進度太慢跟不上,如果在一起學有不懂得還能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