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派代表作品《梨花頌》以其聲韻和神韻之美而具有較高的文學品味,講述楊貴妃和梨園始祖唐明皇的愛情故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玉環以其傾城容顏深得玄宗寵愛,卻在安史之亂為大唐挺身而出,毅然就死于馬嵬坡上。戰亂既平,班師回朝的玄宗晝思夜念玉環,奈何池苑依舊而愛人不再,只留下“長恨一曲千古迷,長恨一曲千古思。”(來源:中國青年網)
“假如你舍一滴淚,假如老去我能陪,煙波里成灰,去的也完美。”一曲《牽絲戲》牽動多少戲曲愛好者的心!它講述的是一位執著于木偶戲的老翁,雖然自得其樂,卻因鉆研木偶戲誤了自己,到老居無定所,沒有伴侶,唯有一制作精若嬌女、繪珠淚盈睫、惹人見憐之木偶相伴左右。雪夜荒寺,一曲戲終,老翁嘆畢生落魄悲涼皆因木偶而起,一怒之下火燒木偶,待翌日翁頓悟,掩面嚎啕:“現在卻真的只剩我一個人了!”(來源:中國青年網)
對原作選段稍作修改后,折子戲《樊江關》在演員的精心表演下,將人物的內心戲表現得透徹明了,又因其念白音調幽默滑稽而“接地氣”,贏得了在場觀眾一陣又一陣的笑聲和叫好聲。(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