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希望
“森林課堂”能不能辦成全日制學校?
在森林學校里,孩子們是主人。所有的“學習用具”和“玩具”都是就地取材的,需要孩子們用原始的貝殼、木頭等材料動手搭建而成。事實上,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提升。目前,這里開設了陶藝、寫生、花卉、繪本、木工、風箏、蝴蝶7個工作坊。樹屋建造完成后,夏令營中將增加篝火晚會、螢火蟲節等有趣的活動。
兒子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李女士認為,現在孩子課業負擔比較重,每天被按部就班的學習生活占據了太多時間,本該屬于這個年紀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熱情正逐漸消失,寫作文也常常找不到靈感。因此到了周末,就希望多帶孩子出門去接觸大自然,觀察一草一木,呼吸新鮮的空氣,提高對外部世界的感受力,從而獲得豐富的直接體驗。
記者獲悉,Lucy的“森林課堂”已成為附近幾所國際學校的校外實踐基地,未來還將成為上海師范大學的森林教育研究基地。
在采訪中,有不少家長表示,自然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思維方式、行為習慣以及創造力方面的培養大有裨益,他們希望“森林課堂”能建成全日制的學校,讓孩子們真正擺脫環境的束縛,在大自然里盡情徜徉,尋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天賦,將來才有可能實現自我價值。
專家觀點
課堂學習與自然教育應互為補充
蘇州市工業園區新城花園小學校長陳蕾在采訪中認為,“森林課堂”是一種親近大自然的體驗式教育模式,它為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理念值得倡導。目前,傳統教育體制也在逐漸改革,提倡教育不但要讓學生從書本上獲得間接的知識,更要走出教室,到實踐中獲得直接的體驗和感知。如今,學校教育除了書本以外,還利用各種多媒體手段讓學生提高感受能力,并且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創造機會讓學生去觸摸大自然,獲取真實而豐富的教育體驗。盡管自然教育有著課堂學習不可比擬的優勢,但課堂學習的課程資源和師資配套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自然教育和課堂學習兩者最好互為補充,尋找到平衡點,共同為孩子鋪設一條五彩斑斕的成長之路。(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曉青 文/攝)
延深閱讀
世界風行
森林教育在20世紀50年代發源于丹麥, 如今已風行于德國。目前,德國全境已有超過1500所森林幼兒園,隨后拓展到歐洲以外的地區,日本、韓國正在蓬勃發展,美國、加拿大也開始試辦野外幼兒園。
南京有嗎?
記者了解到,南京目前暫無類似的“森林課堂”。南京的風景區都是火災防范重點區域,要開辟“森林課堂”,可能沒那么容易。
紫金山是嚴禁游客攜帶火種、火源登山,并嚴禁在劃定區域進行用火活動。南京的重點景區牛首山,早先曾計劃在湖邊安排燒烤區,但最終取消,山內嚴禁明火。棲霞山景區和珍珠泉景區也同樣如此,“以前珍珠泉的燒烤場規模是南京最大的,可容納幾千人燒烤,我們提供燒烤工具和食物。不過,前兩年開始已經取消了燒烤項目。”珍珠泉景區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