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讓甜甜當童星?
某種程度上,李曼麗想圓自己的夢。年輕的時候,她會跳舞,想走藝術這條路,遭到家人反對。她報考了山東本地的藝術學校,結果錄取通知書被父親藏了起來,直到她在沙發縫里發現了那張過期的錄取通知書。
大學畢業后,她被分配到事業單位,過上了安穩的生活。“我家人現在支持甜甜,我就覺著當年(為啥)沒讓我上。”
當李曼麗接到電話得知女兒被選為萊蕪區萌寶大賽代表參加“央視”的一檔節目時,她全身都僵住了,“覺得能上中央電視臺了,激動。”
那之前,甜甜沒參加過任何比賽,“那就天天練,”每天吃完晚飯,李曼麗就帶著孩子到學校舞蹈室排練。但一個星期之后,她開始回過味來,“兩個地級市多么多孩子,自己怎么那么幸運呢。”她越了解越覺得不對勁,“自己出路費,還要交2000多塊錢,有的孩子跳得不好,甚至沒跳,都收到了復賽通知。”后來她又打聽到,這個比賽不是中央電視臺辦的。
當甜甜出現在他們當地電視臺的“六一”晚會上,李曼麗揪著心看完整場演出,拉著女兒回家的時候,李曼麗突然就哭了。“就像動物園的小動物一樣,把她給訓練出來了。”
在李曼麗看來,舞蹈拓展了女兒的優點,“起碼不是說只靠長相。”她認為,眼下甜甜受人喜愛是因為“顏值有點高”,而學習唱歌舞蹈,表演,為的是不讓女兒成為“空空的花瓶”。
半年多時間里,抱著像買彩票一樣的心理,李曼麗先后給甜甜請了走秀,舞蹈,鋼琴,聲樂老師,一對一教學,家庭每月在這上面的花銷已經破萬,可李曼麗仍盤算,根據甜甜的接受能力,還要考慮增加其他項目,“總有一樣適合她。”
她手機里下了各種類型的歌曲,只要路過廣場,有展示的地方,李曼麗都會主動詢問對方能不能讓女兒上去跳支舞,“現在(甜甜)把膽量鍛煉出來了。”
這位母親列舉童星關曉彤的例子證明自己選擇。“學習很好,長得也漂亮,演技也好,都是一步步積累的。”
現在,從下午放學到晚上睡覺,甜甜的課后時間被切割成不同藝術訓練的板塊:下午五點半從學校回家,先練習半小時的鋼琴,接著練舞蹈,練完舞蹈背歌詞,每晚臨睡前,再花十至十五分鐘時間站墻根,“頭上頂本書,一動不動站著,再洗漱,這一套下來,都在晚上十一點左右(休息)。”
即使自己和丈夫周末出差,她也會叮囑女兒在家練歌,背歌詞。“如果我是星媽,他爸是星爸,孩子可能沒那么累,隨時有機會演個什么。但是咱孩子跟人家沒法比,只能給她學點東西,有基礎了才能拿出來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