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26日訊 “如果可以,請送我一度的愛,幫我從死神手中奪回我父親的生命!”近日,一條眾籌微信被很多人轉發。
微信來自龍巖學院大三女生莊敏芳。一個月前,敏芳的爸爸在泉州發生車禍,至今仍躺在廈門中醫院的病房里等待手術。近15萬元的治療費用,這個一貧如洗的低保戶家庭已經拿不出手。為救爸爸,敏芳第一次通過網絡請求大家,幫她一把,幫她從死神手中奪回父親的生命。
昨日,在重癥監護室,莊爸爸看著清醒,見到女兒還是會說些“要去上班”的胡話
平安夜父親遇車禍
媽媽扛起一家生計
昨日下午,海都記者來到廈門中醫院骨一科病房,見到了莊敏芳。個子瘦小的她,正在協助護士清洗父親的傷口。這段時間剛好是莊敏芳學校期末考試之際,但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她請假幫忙照料昏迷的父親。
敏芳的媽媽汪翠華介紹,丈夫莊育明是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鎮人,2006年就曾發生一次嚴重車禍,為了醫治,找人借了10多萬,但身體恢復后,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已不能再做過于勞累的工作。
那次遭遇給貧困的家庭帶來重創,但是這個家庭沒被壓垮。靠著汪翠華在鞋廠里的計件工資和低保收入,這個家雖然過得緊巴巴的,但還是把敏芳送進了大學。而敏芳的弟弟早早出來,在一家鞋廠當學徒,莊爸爸也到電子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個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
一家人想著齊心協力把之前借的錢還清,日子會慢慢好起來,沒想到,債還了一半,厄運再次降臨。
去年12月24日平安夜,如同往日,莊爸爸從聚陽電子廠下班,騎著摩托車往老婆汪翠華所在的鞋廠趕。沒想到,路上和迎面而來的摩托車相撞,造成急性閉合性顱腦損傷。經過頭部手術后,他一直昏迷不醒,又因股骨粉碎性骨折和髖關節受損,轉到廈門中醫院進行骨科手術。
“為了供我讀完大學,爸爸一下班就到媽媽的鞋廠幫忙,工作到凌晨。”莊敏芳看著病床上的父親,不禁哽咽。
“早知道會這樣,就不讓他再出門打工了。”汪翠華也十分懊惱。去年,娘家人從湖北來探親,看到一家人靠著汪翠華的微薄收入艱難度日,便建議莊育明也做些零工分擔。于是,莊育明就到電子廠做流水活。因為腿腳不能彎曲,工廠廁所沒有蹲便器,莊育明時常弄臟褲子。即便這樣,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手術費仍需10多萬
女兒發起微信眾籌
“已經花了五六萬,醫生說還要十幾萬,我真不知道這錢要從哪里來……”汪翠華只是流淚。
主治醫生林志忠介紹,莊爸爸傷處位于股骨頭和髖關節,兩個部位都需要進行手術,費用在12萬~13萬元,但具體的醫療費用還要看病人術后的恢復情況。
因為交通事故責任方還未鑒定,莊育明一家只能到處借錢。村里為莊爸爸捐了數千元,聚陽電子廠的老板和工友捐了近1萬元,敏芳的老師和同學也伸出援助之手。但面對10多萬的手術費,這些錢仍是杯水車薪。
在同學的建議下,敏芳發起了眾籌,希望通過社會的力量籌到父親近15萬元的醫療費用。她在微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我希望您能來,來握一握我冰涼的手,看一看一天之內變得有些蒼老的我,給我一點信心和力量,幫我挽回我父親的生命!我用我年輕的心向世人宣告,如果能得到大家的幫助,我將用心留存你們美麗的身影與大名,銘記終身。我這一生將和你們一樣,也要盡力幫助那些身處困境無助的人,回報社會。”
微信發出后,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截至目前,籌到了8000多元,但仍與手術需要有很大差距。
“每個人對我們的幫助,我們都會銘記于心。我會讓女兒把每個捐助人的名字記上,會把錢還給這些好心人。”汪翠華說。(海都記者 張燕紅 蘭京 許茵茵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