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只能用左手書寫的殘疾教師,卻扎根大山深處18年,刻苦鉆研專業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在重慶晨報的推薦下,他獲得了“2016年馬云鄉村教師獎”。他就是重慶市開州區關面鄉中心小學的普通教師石文平。
石文平讓孩子們多閱讀,開設了一系列創新課程。 (資料圖片)
堅持夢想
今年40歲的石文平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96年,18歲的他考進了開縣師范學校,但突如其來的腦梗塞讓他身體右半部分失去知覺。
在家養病1年多后,不甘心的他決定重返校園,繼續完成學業。有人不解:即使堅持完成了學業,以后哪個學校會錄用他當老師呢?時任關面鄉小學校長的楊中貴看在眼里,他認為從關面鄉小學走出的石文平不僅成績優異,其他方面也很出色。楊中貴向師范學校校長承諾,只要石文平順利畢業,關面鄉小學愿意接納石文平。
石文平不辜楊中貴所望,在重返校園后,勤學苦練堅持用左手練習寫字、畫畫、干活。
1999年秋季開學,關面鄉姚程村校操場上出現了一位一瘸一拐的青年教師,家長和學生們都以異樣和懷疑的眼光看著石文平。第一堂課,石文平用左手在黑板上寫出了漂亮的粉筆字;第一次測試,學生的成績進步了;第一次期末考試,班級拿到了第一……
多年來,石文平先后獲得了2012年首屆重慶市“最可敬可親教師”、2014年“最美鄉村教師”“2016年馬云鄉村教師獎”等國家、市、區縣級各類獎項24項,他用自己的勵志人生書寫了別樣的精彩,讓平凡的崗位散發出光芒。
創新課程
2006年,考慮到石文平行走不便,學校領導把他調到關面鄉中心小學工作。石文平不僅工作努力,還承擔了學生閱讀課程的教授任務。“這樣的身體條件下能做出這樣的工作,一般人不行。”校長陳韶華說。
平時,石文平牽頭帶領學生們齊聲朗讀,閱讀慢慢成為關面鄉中心小學最有特色的課程。看到學生通過培養閱讀興趣,語言水平、閱讀能力、文學素養都得到了提高,石文平笑了。
學校推行“無圍墻”的教育,除了發動學生多閱讀外,還提倡家長們多購書、讀書。每學期,石文平都會為家長辦講座,為他們推薦家長必讀書目,還送上有關家教的書。
目前,學校閱讀苑的讀書走廊也對村民開放。每當雙休日或是放假,很多其他學校的學生和村民都會來看書讀報,上至70多歲的老翁,下至三四歲的稚子,成為一道別樣風景。
石文平多年來潛心研究山村孩子的成長環境,特別是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和行為習慣。據此,他開展了“真心話大冒險”“生活技能大比拼”“‘讓留守的花朵在關愛中綻放’生日派對”等活動,開設了“晨會課”“班級民主生活會”等創新課程。
“自己也是從山里走出來的,對山里孩子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我努力工作,要為山里孩子的未來奠定基礎,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讓他們走出大山。”石文平說。(記者 林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