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期的崔巖。本人供圖
一腔報國情 鼓足風帆競潮頭
“大到家國情懷,小到企業發展,我們都有強烈的使命感。”崔巖說,“我們的創始團隊和研發團隊都是具有海外工作背景的青年學者。”
從歸國創業、產品研發到科技創新,從崔巖的言談話語中記者可以感受到他的家國情懷以及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
“祖國培養了我們這一代人,無論在哪里接受教育和學習本領,我們都一直心系祖國,渴望可以報效國家,對社會有所貢獻。”崔巖說。
談到歸國創業,崔巖有自己想法:“每一代人都有屬于每一代人的機遇,就像改革開放政策之于父輩,創新創業政策之于我輩。當前國家大力鼓勵創新創業,出臺各種創新創業資助政策,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好的機遇。”
作為“八零后”的青年創業者,崔巖有才識亦有膽識,“我輩青年人很幸運,處在中國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巔的時代,在時代大勢的推動下應用自己所積累的學識做一番事業。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
自2014年以來,在李克強總理的提倡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風潮逐漸興起,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創業。
關于青年創業,崔巖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創業要能看懂趨勢、提前站位,不人云亦云,堅守底線以及對價值的判斷。”
在崔巖看來,創業是一條艱辛而快樂的道路,這世界上能夠做到付出與收獲成正比的事情里,創業是其中一個。
“創業之路沒有盡頭,是成功一時還是成功一世,這些都在考驗創業者的毅力與決心。真正偉大的企業,都是在腳踏實地、專注于各自領域的同時目光長遠、放眼世界、展望未來的。”崔巖說。
創業過程中,崔巖認為除了具備“想要”和“一定要”的心理激勵,還應具有很多創業者很少考慮到但卻十分重要的東西。
“創業者要不斷吸取以往成功企業的經驗,保持創業激情、做好創業準備、擁有良好的創業心態,特別是要有自己的創意。”崔巖說,“其實,要做的有很多,在準備過程中要有項目、資金、經營手段以及知識能力方面的準備。除此之外,找到志同道合的創業伙伴同樣重要。”(見習記者 王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