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杜撰販賣嬰兒的信息呢?
據年僅18歲的張某透露,她除了希望博眼球得到更多網友關注外,也想借此引起母親的關注,給她更多些關心。在她看來,母親再婚后,對她的關心比以前少了,這讓她“挺難受的”。
目前,母女二人均已向警方澄清了相關事實,警方已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
閑魚:將加強對賣家監管
這條信息是張某在“閑魚”上發布的。那么作為一個頗有影響力的閑置物品交易平臺,“閑魚”在對其平臺上發布的商品,是否負有監管不力的責任呢?
對此,“閑魚”平臺的客服人員展示了一份名為《禁發商品及信息名錄及對應違規處理》 的文件,其中動植物類一欄,發布“人體器官、遺體”等商品屬于“嚴重違規行為,每次扣四十八分”。客服人員還表示,“閑魚”平臺是堅決不允許發布違禁、非法信息的,一經系統核實,會馬上刪除。
那么最初賣女嬰的信息為什么能從該平臺發布出來呢?
“閑魚”方面懷疑,“可能是賣家后期違規修改的。”
針對張某發布的這一信息,閑魚的工作人員表示會立刻對賣家進行嚴重警告,并將此事反饋至商家處罰部門,同時加強對賣家的監管力度。
[律師觀點]
發布平臺監管責任缺失
北京觀韜(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葛志浩表示,無論賣家發布的是非法信息還是虛假信息,閑魚作為發布平臺都存在監管責任缺失的問題。如果在此事中有第三方權益受到實際損害,平臺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對于散布虛假信息的張某,葛志浩認為其行為通過網絡媒體傳播后,已經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應當受到相應處罰。
此外,張某發布的女嬰照片是從社交平臺上下載的,在未經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發布到公開平臺,也侵犯了該女嬰的名譽權,導致其社會評價降低,也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