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臺與經紀公司合作 為推廣旗下女主播“刷打賞”
“謝謝各位寶寶們,送藍色妖姬就表演給你看!”
晚上9點,正是某手機直播平臺上主播們活躍的黃金時段,一位女主播一邊唱歌,一邊與用戶互動,時不時發出索要禮物的暗示。1分鐘內,她的粉絲上漲了近1000個,排名迅速升至熱門前幾位。
據媒體報道,今年年初,一名13歲的未成年少女用21萬元打賞男主播,幫他提升人氣。映客、花椒等多個熱門直播平臺的禮物都需要通過虛擬幣購買,與人民幣的換算比例大約為10∶1,禮物從金幣、鮮花、蛋糕,到鉆石、跑車不等,一朵“藍色妖姬”價格折合人民幣近2000元。類似輪船、飛機等禮物,如果以成組的形式打賞,金額將達到數十萬。
2016年底花椒直播發布的《花椒直播年度直播大數據》顯示,北京、廣東、上海等地多出“土豪”,其中北京用戶年打賞超過5億元,四川籍主播在所有主播中“吸金能力”最強,月均收入相當于北京白領平均奮斗3.18年。
想要高額的打賞,人氣排名就必須靠前,高曝光度能吸引更多的人進入直播間。花椒直播平臺客服解釋稱,系統會對直播封面、直播內容、時長、包含在線人數、點贊數、彈幕數等綜合因素來評分,評分越高,主播上熱門的機率就越高。
為增加人氣,得到更好的展示位,主播購買在線觀看人數與粉絲數,已經較為普遍。
“300元包月還送2000人氣,保證每天人氣(在線觀看人數)不低于1萬,10分鐘內到位。”某網店商家打出了這樣的宣傳語,其“直播人氣”的月銷量甚至逾10萬筆,店主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透露,“人氣也可以通過軟件刷出來。”
一些主播高人氣和大額打賞背后,是直播平臺和網絡直播經紀公司在共同操縱。供職于某網絡直播經紀公司、負責內容運營和策劃的應頔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介紹,網絡直播經濟公司會主動聯系各直播平臺,推薦旗下主播入駐,例如每個月拿出10萬元給主播刷禮物,增加人氣。而直播平臺一般也會要求網絡直播經紀公司必須每個月刷到一定額度。這筆錢,最終網絡直播經紀公司和直播平臺通常會以6∶4的比例分成。達成協議后,直播平臺就會給主播提供優質的展示位。
當普通游客進入后,看到直播間的“虛假繁榮”,也會被帶動著送出禮物。“普通網民的打賞金額,經紀公司再和直播平臺對半分配,并給到女主播一定數額。”應說。
另一方面,直播平臺也會主動找網絡直播經紀公司,因為有“刷月流水”的訴求,形成運營良好的賬面數據給投資方看,讓接下來的融資更加順利。應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透露,曾有一家直播平臺接觸他們,詢問是否具備每月為主播刷到100萬元流水的能力。
為了規范網絡表演等互聯網文化市場經營秩序,2016年下半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相繼發文,對開展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的單位、直播節目內容、相關彈幕發布等提出了具體要求。此外,花椒直播、熊貓直播等平臺也曾多次針對平臺推出整治公告。然而,仍然有許多主播在表演方式和人氣上暗自打著“擦邊球”。
在趙占領看來,一些直播平臺的內容觸底、難以管控,“主要在于低俗與色情二者的邊界本身就較為模糊,”缺乏相關標準,正給了直播表演一味迎合用戶需求頻頻突破尺度的可能。他建議,行業應當研究制定更加細化的自律規范,才能讓網絡空間走向“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