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州兩會期間,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今年9月即將迎來的“入學潮”問題。對此,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專訪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獲悉,廣州市將采取五大措施應對“入學潮”。
實施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
廣州市政協教科衛體委提交的《關于進一步擴大基礎教育學位供給的提案》中指出,出生人口潮汐波動給學位供給帶來巨大沖擊,建議努力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短期內適當發揮民辦教育補充作用來解決這一問題。據悉,今年9月即將入學的孩子正好趕上2016年至2017年的生育高峰,廣州從化、增城、天河等區最近也發布了學位預警公告。廣州將如何應對今年9月即將到來的“入學潮”?
廣州市教育局表示,“十四五”期間,全市將以新改擴建為主體,以“民轉公”、政府購買學位為補充的方式,不斷擴大公辦基礎教育學位供給。為應對2023年的入學需求,將主要采取以下五大措施:
——在前期已實施的中小學校三年提升計劃(2016-2018年)基礎上,實施新一輪的廣州市中小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市區兩級財政協同發力,通過新建、改擴建一批中小學校,擴大公辦中小學學位供給,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按時按質推進在建中小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按計劃投入使用;
——積極謀劃學位挖潛擴容,通過功能場室改造、現有校舍資源調劑等方式應對入學高峰;
——繼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避免因“擇校熱”引發部分區域的供需失衡;
——積極與公安、來穗等部門溝通協作,加強對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的預測分析,審慎研判并適時向社會發布預警提示,合理引導家長預期,同步做好政策宣傳解讀。
新招聘教師學歷素質齊升
有人大代表提出疑問:在學位增加的同時,教師的補充如何同步進行?2022年新招聘的教師都有怎樣的新特點?市教育局表示,2020年至2022年,全市公辦中小學教師招聘數量逐年提升,三年來全市新招聘教師近萬人。新招聘的教師在學歷和綜合素質方面都普遍提升,小學緊缺學科教師也得到進一步補充。
據了解,2021年,廣州高中教師研究生學歷占比提前完成廣東省要求的“到2022年底達到23%”的目標。2020年至2021年,全市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教師高一層次學歷占比增幅在珠三角排名第一。
近幾年,全市在招聘中小學教師的過程中更加重視老師的綜合素質,高素質人才持續增多。市教育局表示,最近這幾年持續赴北京、上海等地開展校園招聘“優才計劃”,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雙一流”高校、部屬師范院校優秀畢業生到廣州任教,新招聘教師專業化程度持續提高。如廣州市執信中學、廣東廣雅中學等市屬名校兩三年前就啟動了大規模名校博士招聘;番禺區今年擬招聘的523名教師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要求111名,占比21%;荔灣區計劃招聘的203個崗位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要求56個,占比28%。
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加上“雙減”的影響,體育、美育、科技等學科老師需求量大增。市教育局表示,2020年以來全市持續招聘緊缺學科在編教師,截至2022年底,全市小學體育教師已按標準配齊。
2022年教師招聘的一大特色是體育、美育、信息、科技老師崗位需求占比較大。體育、音樂、美術、信息、科技老師在各區各校的招聘數據為:越秀區29人、占總招聘人數的22%;番禺區128人,占比24.4%;荔灣區35人,占比32%,且標注了體育老師專業方向,如籃球、游泳、網球、羽毛球等。(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何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