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記者從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從10月22日開始,廣州海珠區已連續開展3天全員核酸檢測,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存在續發核酸檢測異常的情況。為應對疫情,目前海珠區做出如下安排:
一、持續做好區域管理、生活服務和醫療保障。為避免疫情進一步傳播,加強社會面疫情防控,經專家研判,劃定江海街桂田、江貝,赤崗街舊市頭這個片區,實行“足不出戶、上門服務”;在鳳陽、赤崗街的康樂、鷺江、客村這個片區,實行“足不出區、錯峰取物”;在北至新港路、東至華南快速路、南至南洲路、西至東曉路圍成的區域里,實施非必要不離開本區的防控措施,倡導居家辦公,每天開展核酸檢測,持24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出行。
二、有序組織好線上教學。自10月24日起,海珠區內中小學階段學校、幼兒園暫停返校及線下教學,按照“一校一冊”的原則,做好線上教學安排。
三、經流調發現,海珠區陽性個案活動較為活躍,涉及場所有城中村、制衣廠、餐廳、醫院等,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社區傳播風險較高。海珠區倡議10月18日以來,離開海珠區的人員主動向現所在社區報備,落實3天居家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3天3檢,不聚集、不聚餐。
廣東廣州:離穗人員須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10月25日,記者從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當前,廣州市疫情受國慶假期省內外人員流動影響,陸續發現社會面散發感染個案,部分區域出現聚集性疫情。感染來源多、傳播鏈條多,加上奧密克戎病毒株不斷變異,隱匿傳播更強,防控難度更大。因此,廣州市做出如下要求,希望市民積極配合:
首先,廣州市要求來(返)廣州人員請主動申報落實“三天三檢”。近期所有外省來(返)廣州人員須嚴格落實來(返)穗報備,抵穗后“三天三檢”;近7天內有新冠疫情城市旅居史的來(返)廣州人員,在“三天三檢”的基礎上,在第5、7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所有來(返)廣州人員在抵達廣州后7天內,做好自我健康檢測。
其次,持續做好個人防護和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流調顯示,近期廣州疫情呈現兩個突出特點:一是餐廳、網吧、工廠等密閉半密閉場所,成為疫情傳播的“放大器”, 給防控工作帶來挑戰;二是個別感染者隨處吐痰等不良衛生習慣,造成了公共場所的傳播。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廣大市民朋友外出請全程規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在打噴嚏、咳嗽咳痰時使用紙巾遮擋包裹,倡導近期減少聚集聚會。
再次,堅持做好常態化防控措施。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兩站一場(機場、火車站和客運站)、物流園區、批發市場、餐飲、商場超市、酒店賓館、電影院、棋牌室、游泳館、健身房等人員密集、空間相對密閉的重點場所,嚴格落實入場查驗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逢進必掃“場所碼”,重點人員按照行業要求落實核酸檢測頻次。另外,疫情期間,離穗人員憑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出行。
廣東廣州:海珠區疫情正處于攻堅階段 全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
10月25日,記者從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國慶節以來,廣州市應急處置55起本土疫情。其中,南沙船廠聚集性疫情和33起散發疫情已結案,花都疫情處于收尾階段,天河2起聚集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白云疫情風險總體可控。
另外,當前海珠區疫情正處于攻堅階段,天河、越秀等區陸續發現多例社會面陽性個案,全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具體情況如下:
一、10月16日以來,白云區累計報告了15起本土疫情,多點、多源、多鏈,波及城中村、高職院校、工地、物流等重點場所,存在社區隱匿傳播,部分聚集疫情和散發個案源頭仍在排查中,個別鏈條涉及花都疫情。目前白云區疫情風險總體可控。
二、10月23日,海珠區在發熱門診主動就診人員中,發現一起因餐館在餐廳暴露感染引發的聚集性疫情,已發生社區傳播;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基因測序結果,經專家研判,本輪疫情與近期花都、白云疫情沒有關聯;疫情發展較快,社區傳播風險較高。截至10月25日8時,海珠區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34例,目前均收治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病情穩定,無重癥、危重癥病例。
三、天河、越秀等區的散發陽性個案正在加快流調,認真甄別涉疫風險人員及場所,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全力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總臺記者 趙菁 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