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廣州市中小學生正式放暑假。與此同時,校內暑期托管服務開啟。這是“雙減”落地后的第二個暑假,經歷了去年暑假和今年寒假,廣州中小學校在假期托管方面更加成熟和人性化。不少學校在去年的課程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需求,新開了不少有趣有益的課程。為了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有學校也為學生提供午餐和午休服務,為雙職工家庭解決了暑期“帶娃難”的問題。
216所學校分期開展暑期托管
為落實“雙減”舉措,廣州市教育局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全面摸查學生和家長的托管需求,統籌校內外資源,堅持自愿原則、公益原則,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因地制宜開展暑期托管服務。據統計,全市11區共216所學校分期開展暑期校內托管服務。
羊城晚報記者在越秀區東山培正小學(以下簡稱“培正小學”)采訪了解到,今年越秀區小學暑期托管與去年一樣,以學區為單位,采取“6+1”模式:“6”即6個小學學區根據實際選取若干授課點,打破校際邊界,面向本學區一至五年級學生開放,參照區少年宮課程體系,由學生和家長自愿報名參加;“1”即區少年宮(東西兩校區),從原來暑期開一期課程增至開兩期課程,面向社會開放報名,與6個學區學校暑期托管時間適當錯開。
在培正小學授課點,記者看到,除培正小學學生外,還有署前路小學和中山二路小學的學生,大家可選擇素質托管、基礎托管和午休托管三種服務。素質托管服務開設了體育、科技、書畫、勞動等課程。素質類課程報名人數最多的是少兒籃球,今年還新增了“生活小能手(烹飪)課”,報名人數僅次于籃球課。
三年級(2)班學生毛昕琳報了烹飪和科技兩門課程,第一天上烹飪課,老師教大家做涼拌菠菜。毛昕琳特別開心:“課上老師教我們如何摘菜、洗菜,水燒開后把菠菜放入水中焯熟,撈起放在盤子里,就可以開始放自己喜歡的調料拌著吃了。”
烹飪課老師周楨介紹,烹飪課不僅教孩子們做菜,課堂中還融入了中華傳統文化:“第一道菜是涼菜,在做菜之前,我會先給孩子們講解涼菜的歷史淵源。第二天我們講主食,教孩子們包餃子。”
與去年不一樣的是,今年的暑期托管學校還提供了午餐和午休服務,更加人性化,不少雙職工家庭選擇把孩子全天送去學校托管。培正小學副校長區永健介紹,午餐是學校飯堂出品,與平時學生吃的是一樣的,價格也一樣;午休也有專門教室,學生可以躺著睡。
托管“新校”特色課程豐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學校今年首次開設暑期托管。天河區昌樂小學今年首次開設暑期校內托管服務,也是天河區10所開設暑期校內托管服務的學校之一。據了解,昌樂小學暑期托管服務對象包括本校以及員村小學、石東小學在內的十余所學校學生。學校與校外培訓白名單中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合作,以非營利性為原則,每天收取80元,每期10天,暑假共開設兩期。第一期7月11日開始,共有44名學生報名;第二期則將在8月展開。
記者來到校園時,學生們正在練習打籃球。昌樂小學副校長熊桂蘭告訴記者,這是托管服務中的“康體運動”,每天都會進行諸如籃球、足球、武術等不同項目。熊桂蘭向記者展示了學校暑期托管的課程表。記者發現,學校每天會安排四節時長為90分鐘的課程,除了康體運動,“國學禮儀與古詩詞鑒賞”也是每天的必修課,電影欣賞、科技課程等穿插進行,每天還會留出一節課的時間供學生完成暑假作業。此外,午餐及午休都會嚴格按照時間表安排,保證孩子們正常作息。
不同于日常學習,暑期校內托管的學生來自不同學校和年級,短時間內需要迅速熟悉,對于孩子和老師而言都是挑戰。托管班班主任李老師表示,自己在開班第一天的班會上特意準備了“破冰活動”,讓學生們用紙做成衣服,寫下名字、學校和優點,并鼓勵孩子們競選班干部。“他們給自己取名‘乘風破浪班’,還制定了17條班規,都掛在了黑板上。”李老師笑著告訴記者。
下午五點半,學生們陸續放學,部分學生留下來打掃衛生。來自昌樂小學五年級的宋若兮是班里的“大姐姐”,在自己的班級也擔任過班長。她表示是自己選擇來暑期托管班,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天科技課上的內容。而來自華美小學三年級的蘇景琛則笑道,自己最喜歡康體運動,“因為我很喜歡打籃球”。
廣州市南武中學初中部今年也首次開設暑期校內托管服務,主要以特色托管為主,課程涵蓋思維訓練、學能拓潛、體育素養、科技素養、藝術素養五大類。學校非常重視暑期開設的課程,由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名校畢業的優秀老師參與教學。如歷史通識課的兩位授課老師,講中國歷史的老師畢業于北京大學,講世界歷史的老師曾在法國留學,學生們在上這門課時都覺得視野拓寬不少。
家長欣喜于暑期帶娃不再難
在昌樂小學校門口,記者見到了來接孩子的家長鐘先生,他的兒子在此讀三年級。他說,兒子一年級的暑假在家里度過,過著衣來伸手的生活。“后來到了暑期校內托管班,在老師的引導下,他開始有意識地疊被子、洗自己的衣服,生活能力有了很大提升。”鐘先生很認可學校的課程安排,也希望孩子在暑期多多接觸國學,了解詩詞背后的意義,提高文學素養。
謝女士的女兒在培正小學讀三年級。這個暑假,她根據女兒的興趣,報了趣味跳繩的興趣班。“從孩子每天回到家的狀態就能看出,她在學校玩得很開心。有其他班甚至外校的學生一起上課,她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每天回到家都嘰嘰喳喳跟我分享學校的趣事。”謝女士說。此外,學校托管班安全、環境熟悉、價格親民,這些都是她愿意讓孩子上學校托管班的原因。
毛昕琳媽媽也特別贊同。她說,對于雙職工家庭來說,學校開設暑期托管班,真正為家長解決了帶娃的后顧之憂。“之前的假期,孩子在家由老人看管,現在可以回到學校跟同齡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鍛煉身體,我們上班也更安心了。”(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何寧 王沫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