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伊利暢意100%獨家冠名的浙江衛視《挑戰者聯盟》第三季于上周六22:00如約而至。首播數據開門告捷:CSM35城1.21%,躍居同時段全國第二;#挑戰者聯盟#微博主話題突破76億,位居微博熱門話題榜第一,節目關鍵詞登陸微博實時熱搜,節目相關微博話題登明星榜第一。從數據上來看,《挑戰者聯盟》第三季確實可期。
節目第一期一開篇就為大家展現了一幅水墨江南的畫卷,在周莊的大好風光中,在悠揚的昆曲聲中,這一季度的《挑戰者聯盟》拉開了序幕。
(馬蘇在游船上)
(陳學冬劇照)
(歐弟假裝攝像師)
從第一季度的職業挑戰,到第二季度的劇情化升級,《挑戰者聯盟》在一鳴驚人之后迅速完成了品牌鞏固。而到了第三季,從第一期的表現來看,其對挑戰的解讀似乎又有了更具包容性定義。趣味任務中搭載大道理,厚重的文化有了更巧妙的表達;著力本土人文情懷,原創綜藝具備了更強的生命力;寓教于樂,立意更為深遠,可以說節目更為輕巧化,本土化和社會化。
大道至簡,文化自有新活力
這是一個注重“吸收率”的時代,娛樂在愉悅大眾的同時,又解構了文化本身的厚重屬性,“分子式”的閱讀,“碎片化”的吸收是當下大眾文化市場遵循的主要模式。《挑戰者聯盟》顯然也深諳此理。
(彭小苒和沈凌接過鴨子)
首章蘇州篇中,設置的挑戰任務不繁復也不燒腦,與蘇商文化搭配得剛剛好。在這一期最有亮點的“以物換物”的環節中,節目通過蓑衣、碎花襖、莊爐等物件分解了水鄉文化印象,通過這些不張揚也不顯眼的文化標志默默傳達出一個文化體系里特有的風俗與民情。再來跟進任務流程,看似容易卻暗藏玄機。節目中陳學冬果斷使用的“風云對抗貼”其實是蘇商們決斷力的象征;而“石頭剪刀布”則是沒有定性的市場的象征;綿延百年的蘇商文化在節目的設置里有了更為具象的表達,加之以節目劇情推進的緊湊,一個接一個有意義的文化符號鋪面而來,讓觀眾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里就能收獲頗多。
(沈凌進行猜謎游戲表演)
舉重若輕,小切口里自有大智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幅員遼闊的中華大陸有著豐富的文化寶藏,這些文化因著地域的不同顯現出了鮮明的特色,它們在時間的長河里愈發豐富多彩。對于一檔輸出城市文化的綜藝來說,這是機遇,意味著節目會有更多層次的表達;但它也是挑戰,意味著你需要更精準的眼光找到那個最能觸及觀眾的切入點。
此次的蘇州篇是以江南巨富沈萬三的故事作為整個節目的腳本:沈萬三緊急召集家里的九個兒女集合,決定選擇其中一位繼承聚寶盆。這樣的腳本的選擇是聰明的,一個流傳于大街小巷的民間傳說,一段有著市井氣息的趣味故事,在人群觸達上它無認知隔閡,更能觸達人群;通過陳學冬、馬蘇、歐弟、曾舜晞、彭小苒、秦嵐、魏晨、白凱南及沈凌九位明星的完成,整體的傳播性更是大大提升。
(秦嵐劇照)
(老幺曾舜晞登場)
立意深遠,老牌綜藝自有從容
作為一檔中國原創市場里的老牌綜藝,從蘇州篇可以看出,其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挑戰欲”。不同于第二季在第一季職業體驗基礎上劇情化升級,第三季度將著力點轉移到“城市文化”上。主創人員們在綜藝模式被大量買空的當下,已然不愿再小步慢走,自喜于迭代創新。本季度《挑戰者聯盟》大膽出擊,力圖在本土文化中尋找更多的成長空間。而這文化不僅僅停留于物質上的文化標識,更多還是對人文情懷的解讀,而這也是節目最具有延展性和深意的地方。
(魏晨進行猜謎游戲表演)
在蘇州篇的結尾,歐弟表達了他對一天任務的感受:“我覺得我玩的不是游戲,是仁信。”其余嘉賓紛紛緊接著表達:是情義,是團結,是友愛。簡單的幾個字為蘇州篇畫上了句號,但是挑戰者們這一季度的大船才剛剛揚帆,那些與“仁信”、“情義”、“團結”、“友愛”相關的故事還有很多。
(馬蘇數金元寶)
所以,更多精彩還請持續關注浙江衛視每周六22:00《挑戰者聯盟》!